第211章 老泪纵横


 这老头明显不是给家里弄粮食,就算他孙子多,但是他也了解到他两个儿子儿媳有工作,工资也不少,孩子都有相应的供应。不可能缺粮食吃。

 所以,他根本就没说实话。

 不说实话,周立伟也不可能傻乎乎地给他弄粮食。

 擦了把手,就想往外走去,董老头赶紧拉住了他。正想再说两句好话,董老太也进了厨房。

 白了老伴一眼,“让你直接跟小周说实话,你还玩你那点子心眼子。小周是个好的,品行端正,你说出来,他就算不能帮忙也不会多说什么。”

 周立伟任由董老太给他戴高帽子,没吭声。

 这老太太说得没错,就算他帮不了,也不会多管闲事。

 董老头不自在地轻咳一声,没再隐瞒,“小周啊,是我们以前的那些老伙计,有两个同事,还有两个朋友。他们都是被冤枉的,下放到了各地农村,住牛棚,干最脏最累的活,吃不饱穿不暖,年纪都跟我们差不多,我们担心他们再不多吃点,怕是,呜呜,怕是熬不住了。”

 说到最后,老头居然已是哽咽出声。董老太早就抹着泪佝偻着身子走出了厨房。

 周立伟也有点触动。但时代就是这样,十年的运动,被冤枉的数不胜数。很多都还是各行业大佬。

 有的坚持了下来最后被平反,回到原来的岗位继续发光发热。但也有的蹉跎了好些年,早就磨灭了斗志,只能平淡余生。

 还有的在恶劣的环境中,没有坚持到最后,中途就倒下,含冤闭目,可悲可叹,却又无奈至极。

 周立伟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搬了两张凳子,让老头坐下。

 “老头,你先跟我说说具体情况,我再看看要怎么办。”

 周立伟虽然同情那些个被冤枉的下放人士,但同情归同情,但能不能伸以援手还要视情况而定。

 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不能帮别人就将自己搭进去。

 虽然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因为之前二老也明显出手帮过却依旧没事,说明问题不大。

 但小不代表没有,他还是要了解情况才能放心。

 董老头坐下后缓了缓情绪,才娓娓道来。

 原来,当年运动开始前,二老因为有学生的帮忙直接将工作从京都调到了志河县。但在他们刚安顿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运动就开始了,这些高校教授首当其冲被批斗被下放。

 他们二老逃过了一劫,但是他们的几个老朋友却没幸免。

 一个是京都大学的校长,姓齐,最先遭殃。

 一个是外语学院的郑院长,说他有海外关系。

 还有一个姓姜的朋友因为家里太有钱,被扣上了资本家的帽子。

 最后一个老葛是走仕途的,被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明显是被人搞了。

 周立伟听完也是一阵唏嘘。

 “老头,那他们现在都在哪里?”

 董老头抹了一把眼睛,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

 “老齐在大西北,他是最先下放的,我们当时没任何准备。小郑就在隔壁县的一个村子。小姜还有老葛就在咱们这个县,他俩在一个地方,就是你们公社的李庄大队。”

 周立伟明白了,这三个肯定是他们做了安排,下放的时候才能将人弄到这边来。

 不得不说,这帮忙安排的人能量还不小。只是为什么能帮忙安排,后面却不照顾了呢?

 有这样的疑惑,他也直接问出了口。

 “老头,帮你们安排在这志河县的人挺厉害的,现在为什么不继续帮你们了?”

 董老头叹气,“哎,他也是如履薄冰,已经帮了大忙了,我们哪里还敢时不时去麻烦他。都不敢联系,盯着他的人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