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倚 作品

第97章 秀才5(第2页)

 


    越文不知不觉的沉浸在这种讲课中,时不时的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的加以修正,而这种感觉是最让越文兴奋的。越文觉得这段时间的讲课,自己的收获也是斐然,比自己闭门造车,更让人记忆深刻且能得到不断的延伸。这就是先生讲的学术氛围吧,在一问一答中,在不断的讨论中,在不断的争论中…找到问题,指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完善问题。再从这些问题中汲取养分,为我所用。越文这一刻,非常感谢同窗及先生们,是他们,让自己有了全新的体验,有了更深的领悟,令自己成长,多了更多的视角可以看待 不同的事物,从中发现不同。
 


    在私塾里,越文知道大部分的学生数算都很差。本来阿娘的教法是最好的,但阿娘的教法太过超前且容易招惹是非。阿娘也说过,这种算法只能是家里人使用,切莫外传。在自己没有绝对实力的时候,莫做出头鸟。越文也深以为然,特别是上了私塾以后,越文更加发现,阿娘教的这种数算,真的是一绝,简单且高效。越文虽然不知道,阿娘是怎么会这种令人置信的数算,也好奇过。但越文明白,阿娘教给他们三兄妹,是对他们最大的信任。所以,越文私下里也给冬儿和武儿说,千万不要在外面展示阿娘教的数算,还好,冬儿和武儿在这方面也非常的靠谱。
 


    所以看到同窗们的数算都比较差,越文也想方设法的,用现行的方式加以简化,并尽量找出其规律,传授给同窗们。至于同窗们能吸收多少,就只能看个人的理解能力了。毕竟科考,数算只是占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没想到的是,先生竟然对自己的方法特别感兴趣,常常钻研其中,时不时的和自己讨论。先生看自己有些奇怪他的做法,解释道,虽然大部分的学生来读书,其目的都是为了考取功名,光耀门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继承家业或者能识一些字能找着一些活干。比如经商的,比如想做账房先生的,而这些都离不开数算,数算在这一块是绝对的权威。
 


    越文想着先生在说着这话时,那熠熠发光的眼神,对先生肃然起敬。先生不愧是先生,这不就是有教无类吗?不分贵贱,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学有所成。常言道,行行出状元。这行行有多少?三百六十五行,这几百行里,有多少的分工,多少的属性。又有几个人能兼顾几个行业?把一行做到极致就是了不起。先生能有如此的胸襟,是真正的为人师表。有如此先生,是越文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