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第2页)

 他们的竞争并不统一,产业内容甚至也并不统一。这些小集体虽然互相都知道其他集体的存在,但他们都各自在自己约定俗成的活动范围内活动,边界模糊,但也互不干涉。

 不统一的产业内容会驱使他们互相之间联系,但是到目前他们还是在尽可能地减少互相之间的交互,除了一些一直没倒下的老牌势力长期游离在共识以外,他们井水不犯河水的日子还在一直持续。

 如果不是有一批极具影响力的老一辈一直活着,这种状态早该崩塌了。一切都在他们的设计下依然挣扎着运转,但终归还是不能束缚所有人。

 相应的意识碎片很多,并且还会不断衍生。新生的意识碎片借着焦虑的伪装,在人们的脑海中飞速成长。

 笼中的孩子们渴望无尽焦虑以外的世界。他们在指引下互相接触,在死水中泛起一层层涟漪。

 说起来也称得上物极必反,他们出生于求生欲最盛,因此活生生勒死了追求力量的狂潮的一代,而他们又产出了最不把命当回事的一代。

 新生的孩子并没有经历过过去,也就是没有经历过事教人的印象深刻,因此别人做出的选择在他们的心中权重会明显地衰减。即使没有这些意识碎片的影响,他们也会设法自寻出路。

 这些意识碎片并没有扮演什么老师或者秘籍之类的身份,而是一颗颗种子。他们让受影响的人在可以学到不同的东西的同时,也会变成这些种子发芽的土壤。既然是土壤,那他们的各种能力自然会在种子的吸收下受到削弱。

 在很久之前,有一种力量,其将一切智能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一切智能都是其梦境,是其可以随意支配的囊中之物。

 这种曾经早就出现过的力量,实际上直到此时才真正开始萌发成长。其潜藏在每个人的意识之中,使被其触及的每个人都成为意识的一部分。

 这些触及到束缚他们的人们知识盲区的种子令他们只觉得自己像天命之子,哪里会意识到这其中有什么不对。

 在这个萌芽阶段,这意识还没有直接抑制其影响到的所有人思想的能力,无法制造思想盲区,使他们始终无法意识到盲区以内的任何东西。但这些一门心思生于安乐之人阻断了太多东西,等到之后他们再察觉什么,早已为时已晚。萌芽的阶段结束了,再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等意识到其存在时,相应的人可能早已是其囊中之物。在其猜到正确答案的刹那,这个已经成长了相当程度的新产物便能从茫茫的意识之海中锁定目标。很快,意识到这一切的人也会成为其一部分,然后被盲区掩盖其曾经的发现,忘记危机感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