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闲得发慌 作品

第五十五章 《圣夏·楚史》(第2页)

 要知道,诸王谋乱中牵扯到的皇室只有一小部分人是她的亲生孩子,其余的只能算是继子。

 或许云罗丹青早就料到了,只是因为这一部分原因所以不想去相信。

 可没想到,她的预感是对的,她一直都是对的。

 随着楚帝缓缓道来,终于到了圣母驾崩,云罗丹青内心不由得紧张起来。

 她十分清楚,自己死后圣父会有什么样的举动。

 所以在她临死之前让孙国瑞准备好了两份诏书,只待她一死便立马布告天下。

 然而,云罗丹青的预想不是没有道理的,她确实没有看错孙国瑞。

 说他不冷血吧,他可以为了帝国巩固向自己的子嗣痛下杀手,只留下圣父与圣母所生的子嗣,将大梁大楚彻底的糅合在一起。

 可若说他冷血吧,他又能费尽心机,将帝国的延续抛之脑后,只为了让他认为的儿子上位。

 在圣母死后,当时让圣父准备的两道诏书并没有按着他们之间的约定第一时刻发出。

 听到这里云罗丹青就知道圣父动了易储的心思。

 虽然早就知道这样的结果,可她也不由的将心提了起来。

 圣父圣母理应为自己的制度作出表率,如果他们自己都不遵守,后世的圣君如何遵守。

 有句话说的好,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

 看看汉代,刘邦养怜人,后代的皇帝个个有样学样,还出了舔痔,断袖之类的传闻。

 唐代,自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后面李唐皇帝个个父辞子孝,还闹出了隐太子的歪风邪说。

 宋代,老赵来了一出杯酒释兵权,后面的皇帝见到将军像见到鬼似的,防的不要不要的。

 明代,朱棣搞了个靖难之役,大明的藩王也被后面的皇帝防的不要不要的,甚至明末时候,唐王起兵勤王,还被崇祯防的死死的。

 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云罗丹青知道,孙国瑞也知道。

 可孙国瑞还是这么做了,听到这里云罗丹青真想把孙家祥编的那本华夏砸在孙国瑞的脑袋上,然后狠狠的骂上一句,你他娘的真的当这玩意儿是你哥哥写的小说吗!!!

 前世的时候,易储的想法孙国瑞与她提了很多次。

 她每次也都会耐下心来好好劝说。

 因为她清楚孙国瑞的想法,孙国瑞不在乎圣君是男的还是女的继位。

 圣父膝下的长女,次子在他看来是权力诞生的产物,不能算是他的儿子。

 只有从第三子开始,那时候两放下了彼此的戒备,共同治理圣夏成了两人的唯一目标。

 这时候,圣母生下的便不是圣父的圣子,而且他孙国瑞的儿子。

 可问题也在这里,如果圣父圣母不能为自己制定的规则做出表率,你又怎么让后人跟着规矩做事?

 刚刚建立的圣夏很有可能会因为孙国瑞易储的举动分崩离析。

 毕竟这是被硬生生揉在一起的两个国度,磨合需要时间,更需要有人引导。

 好在,事情的发展没有朝着云罗丹青预想中的那样展开。

 在此国家危难之刻,孙国瑞手低的头号马仔跳反了。

 随着圣父幽禁,圣君登基,二圣共朝的篇章终于结束。

 楚帝没有接着去念圣二世的内容,念了这么久,她还真有点渴了。

 只是这里地方特殊,楚帝清了清嗓子,对着身前似有些发呆的云罗丹青问道,“青儿,你现在还想去边肃吗?”

 楚帝的意思很明显,她以后的对手可不简单,稍有不慎整个大楚都可能为之葬送。

 云罗丹青没有回答,对着楚帝反问道,“陛下,梁君浩那边也有这本楚史?”

 想起前些日子两帝的举动,云罗丹青感觉这种可能性很大。

 楚帝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有是肯定有的,在大梁的细作曾回传来消息,同样的霞光在五年前曾现于梁宫之中。”

 “只不过,在朕看来,梁帝所得的未必是楚史。”

 云罗丹青心有明悟,对着楚帝道,“既然如此,儿臣更应早往边肃。”

 边肃已经成为了梁楚交锋的中心,以照孙国瑞现在的年龄,梁帝是绝对不会让他至藩的。

 这是云罗丹青的机会,只要把握住了这个机会,才能处处领先于人。

 孙国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搞出来的第五卫,第五卫的情报能力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只有云罗丹青率先入局,才能在孙国瑞建立第五卫的时候发现端倪。

 而少了第五军机卫的孙国瑞,就像是失去了利爪的老虎,或许能伤人性命,但绝对不会大难临头了才让云罗丹青发现端倪。

 楚帝看着云罗丹青的神态,心中思量许久。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