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闲得发慌 作品

第七十二章 宴饮群臣

思索了片刻之后,梁帝在把黄德胜调到了农部做监察。

 一个三品官监察五品,想想都能知道这个五品官的压力有多大。

 更何况两人还是对头,一个是孙立城的人,另一个是孙家祥的人。

 至于为什么没用孙成业,或者孙建邦的人,这里梁帝其实有自己的小心思。

 定王是孙国瑞那一辈分中唯一算得上喜丧的王爷。

 如果不是定王活得太久,说不定还真能有个全须全尾的好结局。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孙国瑞对这个胞兄是有些许感情的。

 最重要的是,孙家祥有能力,书中对这位定王的介绍不多,但他搞得那些东西可都是国家利器。

 尤其是火药,或许在原本的历史中,火药并没有多大作用,皇朝与皇朝的争端哪个不是派遣几十上百名玄兵护着。

 可眼下不同了,梁楚让皇室子女至藩除了贪图对方手里的家产以外未必没有整合边境的意思。

 如果火药让王庭得了去,那作用可就大了。

 王庭的底蕴没有皇朝身后,火药在皇朝看来不过鸡肋,但放在王庭绝对是个香煲煲。

 因而让孙家祥的人来协助操办此事最好不过,弟弟成了外藩,这个做哥哥的怎么也得照应下是不。

 至于为什么梁帝选择了黄德胜,原因也很简单。

 孙家祥没有成年,他无法为黄氏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是以孙家祥的庙堂势力其实是比孙成立低了不止一筹。

 而这上面的差距只能在个人地位上予以补足。

 因此只能是黄德胜,也必须是黄德胜。

 这件事算是就这么定下了,除了地方出乎梁帝意料以外,其余的都没多大差别。

 试点的郡县被设置在广平,那是在帝国边缘,隔壁就是江淮北河,可想而知偏僻到了什么地步。

 原本梁帝想让社学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进行,可随后一想便明白了群臣顾虑。

 既然真个人都认为会出乱子,自然是越远越好,而广平一带本就会因为裂土分封而产生动乱,试点放在那里也情有可原。

 群臣的心思,朕都懂。

 陛下,您的心思,我们也懂!!!

 默契的君臣丝毫没有料到原来他们之间没有一点默契。

 随后开始奏禀的都是一些小事情。

 基本上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即便稍微大点的,也只是哪里闹了饥荒。

 不用说,十之八九是蝗灾。

 这不仅仅是大梁,从圣秦开始,或者说从三阳同天之时起,蝗灾几乎都困扰着天玄的君王。

 气候太舒适了,不仅仅是人们收到了三阳的关照,动植物也是,其中,蝗虫依靠着它那超强的繁殖能力,每年都会给百姓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

 恰恰他们没有什么应对蝗灾的办法。

 总不可能直接派玄兵围剿吧,那跟拿着核弹打蚊子有什么区别。

 不过每次闹蝗灾的范围都不大,大梁又处在一个稳定的上升势头,稍微调遣一下赈灾,这事情便能够解决。

 梁帝也没怎么在意,有得必有失,闹闹蝗灾总比圣夏那些年闹得旱灾,洪灾,风灾之类的好多了吧。

 这么一想心里瞬间平衡了呢。

 即便圣朝又如何,还不是失去了三阳的余晖,哪像现在这样安逸。

 传袭二十八世,天灾与灾兽共同出现的场面圣夏都出现过好几次,哪里像他大梁,天灾基本没有,即便出现灾兽,也率先被三阳之力镇压,影响力几乎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