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义卖开始(第2页)

 王成恺的书法,最后以一百两卖出去了。

 第三件义卖品是一件瓷器,起拍价只有三十两,每次加价不得少于五两,只是一眨眼就以五十两成交卖出去了。

 司仪经过酝酿,又上了一幅宋元古画。

 这是一件巨幅大作,乃是宋元大家赵孟頫的千里山河图,起拍价是惊人的一万两。

 两名锦衣卫将巨大的画卷徐徐展开,经过十名典当行掌柜以及书画大师鉴别,也确定为真品无疑,台下一片惊叹之声,当即有人出价一万三千两……

 一万四千两。

 一万六千两。

 一万八千两。

 最后赵孟頫的千里山河图,以一万九千八百两成交。

 义卖场的气氛变得热络起来,受邀参加义卖的富豪们,发现此次义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坑,相反若是能捡到漏,甚至能大赚一笔,譬如刚刚成交的赵孟頫千里山河图,此类大作很少面世,市价并不准,买下的人也许转手就能大赚一笔。

 义卖场出现千里山河图,引发了轰动。

 下午的时候,南京城许多大佬纷纷派出家中子弟,领着评估师悄悄过来了。

 此外,一位超重量级的嘉宾亲自过来了,南京守备太监高隆,这位大佬极其热衷于书画收藏,不过也是出了名的冤大头,典型的人傻钱多,老凯子了。

 李小牙将高隆迎至主位落坐,开心来了一个老凯子,这下子不愁书画流拍了,不过,老凯子位高权重,他若是出价,商贾们怕是不敢再出价了,必须安排一个托儿……

 下午第一件大作登场了,一幅宋元巨型绢布山水画,这是一位无名画师的作品,虽非名家,但画功很深厚。

 这种非名家的作品,不好定价,但毕竟也是极好的古画,十名典当行掌柜协同数位书画大师,商量了许久,最后给出五千两的起拍价。

 台下尽是一副副犹豫的面孔,非名家的大作,买下来可能大赚,也可能大亏。

 高隆轻哼了一声,一群不识货的东西,兰花指一勾,一名小太监立即跑出去,表示南京守备太监高公公出价五千两。

 果然没有人竞价,高隆直接以五千两将巨型绢布山水画拿下了。

 台下的商贾们,一个个在暗中偷笑,不愧是人傻钱多的老凯子,这种非名家的古董画,只有遇到真正喜欢此画的雇主,才可能会高价购买,否则很难高价卖出去,五千两实在太高了。

 这群典当行掌柜以及书画大师,难道是锦衣卫请回来的托儿?

 因为托儿没有到位,高隆将下午的三幅宋元古画全买下来了,只有一幅是名家大作,另外两幅,一幅是无名画师的巨型绢布山水画,一幅画家成疑的花鸟图,总记花费一万三千两银子,但没有当场付银子,而是先打的白条。

 一万三千两买下三幅宋元古图,其中一幅名家之作,肯定是不会亏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