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虫月二 作品

第564章 聪明与智慧(第2页)

 (历史就是一根线穿起来的,不是时间线而是历史阴阳变化之线,要记住的里阴阳无形,天地,上下,美丑,矛盾都称之为阴阳,道德经第二章。)

 两人一听同时变得轻松起来,也不得不佩服黄争。

 是黄争一直把问题变得没办法解决的境地,如果找钥匙,可以在水里,可以藏山中,也可能真的藏在坟墓里。

 这样找寻的话就是无头苍蝇的排除法,再加上湘西的复杂地形地貌,怕是再找几百年也找不着。

 在这种情况下再回过头来想藏钥匙人的意图,想法上就发生了改变。

 而不是像刚才,如果黄争说水里不可能,那两人必然会追问原因,以此类推无穷无尽。

 “确实有点道理,而且思路一变问题就简单许多了。

 藏东西的人留下线索必然有几个条件,那就是要让人能找得着,而且不可能太隐蔽,还要不会轻易消失。

 这样的话问题就真的简单多了。

 黄争我就说你一向与众不同,如果你的想法和我们一样那肯定有问题了!”

 石清流再次感激的看着黄争。

 你们说黄争比莫静梅和石清流聪明吗?

 我看未必。

 比白氏的其它人还有其它两家人聪明肯定也不可能。

 但他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一点不一样之处我觉得可以称之为智慧。

 我们现在的人大部分从小到老追求的是更多的知识,更多的经验,讲的就是聪明老到圆滑的处世之道。

 但为道日减,减的不仅是欲望,更是这些虚幻之相所形成的聪明。

 这就是智慧,智慧是简单化,就象道家把天地万物万事变化归结为阴阳变化一样,这就是道学的最高智慧。

 所以学习道学不是要读多少书,掌握多少后人的解释,更不是见过多少稀奇古怪的东西。

 而是用最简单的心去领悟。

 易经道德经之所以难,就是后人总用聪明的想法去揣摩古人的智慧,以至于不得门径。

 老子在经文里都说过他的学说简单通俗易懂。

 复杂的不是经文是后世人复杂的心思,聪明的脑袋还有沽名钓誉之心。

 (老子写道德经时的修为己然成圣,是不可能有现代人这种复杂心思的,越简单的人就越容易明白。禅宗六祖就是一个不识字的人,一个简单的人。)

 上辈子我一直试图让自己学富五车变得更聪明。

 自写书悟道以来我一直让自己愚蠢点简单点变得有智慧一点,这就是学道之后我的改变。

 希望我的所有读者也会慢慢变成真正的智者,而不是聪明的人。

 “那,那现在我们的关键是找比较容易的线头,再顺藤摸瓜就可以找到钥匙了。

 黄争,这线头不会在你手上吧,老实点交出来!”

 莫静梅马上就伸着手向黄争要最关键的东西“线头”,线索的端头。

 就像一张藏宝图。

 “我可没有,因为梅易派内部并没有留下关于钥匙的任何信息。

 知道钥匙之说还是到了三川省听白婆婆讲的。

 所以梅易派传人属于被动触发。

 你伸手给我要我是给不了你的。

 不过我猜测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容易看到的相,而且这个相需要解了才有答案。

 而其它风水师根本解不了,这才能突出梅易派传人的重要性的。”

 黄争摇了摇头把莫静梅的手合拢再送了回去,似乎带着某种意味深长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