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小雨 作品

第437章 矛盾的根源

这个村的佃农,可不是啥省油的灯,他们是一个大家族,几乎没有任何的外来人口,自是不同于一般的村野一团散沙的那种,而是在老族长的带领下抱成一团,异常的团结。

 他们同进同退,坚决不答应新的税收这种极其不合理的要求。

 他们最近一段时间,也在族长的组织之下,和这片土地的地主大名进行了多次谈判,奈何都是不欢而散。

 佃农也不是不讲理,愿意在原有的三七分成的基础上,主动提高一成的税收,也就是自己得六份,而地主得四份粮食的收入。

 对佃农们来说,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也是他们的温饱线,但地主自是不肯答应。

 你们这些刁民,特么交给我四成的粮食,结果我转手被上面把四成粮食全给搜刮走了。

 你们打的一手的好算盘,特么我吃啥,喝啥,还剩下啥?

 难不成,你们是我的爷爷,我还要倒着替你们打工不成?

 双方的矛盾,自是这分成的比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暂时谁也奈何不了谁。

 地主发话了,不种地可以滚开,大不了换另外一帮人来种,他自是并不担心,因为这里的土地肥沃,平均收成比其他的地方要高了一成。

 而且是人就要吃饭,他们不种自己的地,一旦到外面去租种其他任何地主的地,同样是这样的税收政策。

 这方圆数百上千公里范围之内的大大小小的大名和地主,他们早就勾结在一块,暗中商量好了,如何应对帝国的税收政策。

 他们自是协商过后同进同退,甚至形成了互相安保的联合约定,以防手底下的这些佃户刁民闹事。

 虽然他们每家都养有一定数量的护院打手,用以安保和维护秩序,但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即使佃农们几乎没有任何的修为,但他们常年的劳作,身体自是异常的强壮,舞刀弄棒自是不在话下。

 一个两个佃农闹事,他们自是能够快速反应火速行动,凭借自己的力量很快地镇压下来。

 但一群人集体地闹事,甚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带动一大片区域内的佃农群体地闹事,那强如他们,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是外出寻找援助。

 地主的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非一两句话所能讲清,更多的还是历史的原因,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并可以世袭完成。

 有的是祖上有过战功,或者其他某种贡献,比如厨王争霸的冠亚军,就有可选择封地的奖赏。

 也有的是通过钱财购买的方式,有的商人经营半生,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最后买一块地安享晚年,不仅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收益,还能传承给子孙后代。

 要说帝国一切的身外之物,永远都没有一块地来的更有价值,不仅可以种植各种粮食以及蔬菜瓜果,还可以在上面盖房居住。

 如果地底下埋有矿藏,那更是老天爷赏饭吃,把钱财主动地往你口袋里塞。

 这伙佃农不同意增税的方案,更不同意从这块地上搬走,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同样也是他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