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卑职参见元帅(第2页)

 当年立国之战,和陈友谅大战顺天,几乎把整个江南都给打残了,如今立国堪堪五年!五年时间里,君臣携手励精图治,也不过是恢复了一些气象。

 要说真正达到国富兵强,那无疑是痴人说梦。

 这个要求,怎么听都不像是可以做到的!

 而转念一想,朱标看着徐达的眼神又深邃了一些。

 晋王的藩国就在太原,距离西北大漠不过寸厘,这些事情,迟早也是会落在朱棡肩膀上的。

 藩王到了藩国,除了要整顿自己藩国编制内的卫兵卫所,还要改善自己藩地内的民生。

 大明初期老朱给自己儿子的王权那是相当巨大的,甚至可以节制地方官员,代官员行政。

 并且地方卫所,诸司也听命于藩王。

 正是因为藩王的权限如此巨大!所以在大明朝整个两百多年的国史上,都烫红着两个在国史的封面上。

 削藩。

 朱允炆因为削藩太狠而被朱棣造反成功。

 而朱棣上台之后,虽然没有像朱允炆那样马不停蹄的削藩,却也是开始一点点蚕食藩王的权利。

 不犯事的反问还好,可一旦犯事,禁令就会下发。

 举个例子,永乐年间,代王朱桂想要修建豪华的王府,请求征用地方金银为自己修建王府。结果朱棣不许,并且下令以后各地王府事宜凡是涉及地方衙门,必须上报中枢,地方官员没有权力答应,而藩王也没有权力下令。

 这点,直接就把藩王节制官员的权利给取消了。

 其实朱棣自己也知道,当初他造反,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藩地的官员大部分都是自己人,加上上下一条心,燕京城牢不可破,这才守住了大后方。

 回到正题,朱标看着徐达,心里却是有些佩服这位魏国公。

 这是在为晋王朱棡就藩的事情打下基础。

 也是在考验老三。

 若是老三真的不堪重用,也好早点暴露出来,让陛下看到这一点!

 若是老三以往只是藏拙,徐达心里也好受一些。

 其他更深层次的事情就涉及到兵权,戍边军权一类的事情。

 不过总体上,徐达是心向着朱元璋的,在众多淮西将领之中,徐达绝对算是最忠心,最知进退,也是最温和的一个。

 以往立藩王,命藩王戍边这件事情,其实就已经剥夺了将领军权,而这件事,当时还是徐达沟通的。

 魏国公府的气氛有些凝重和压抑。

 朱标看着朱棡的眼神也有些无奈。

 这个弟弟实在是有些倔脾气,跟他们亲爹一个脾气。

 以往还觉得老四是个刺头,如今看来,这老三犹有过之!老四折服于亲爹的淫威,基本上老朱一怒,朱棣立马就软了。

 可老三不一样,天不怕地不怕,挨了打还半点不认怂。

 这门亲事太重要了,对朱家,对徐家,都重要!

 朱元璋需要这门亲事来赏赐,也为了平复徐达的功利心,不管徐达有没有,总之朱元璋的态度得有。

 而徐家也需要这门亲事!

 兵权被夺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依靠一位藩王女婿,徐家不可能一直保持国公府的牌面和排场。

 “既然如此,那卑职朱三郎,参见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