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云南马政没有实际用处?

第二百三十章:云南马政没有实际用处?

 京城的天显得有些压抑。

 低压的云彩就好似反应了诸多大臣的内心一般。

 中书省政事堂,参知汪广洋有些怒冲冲的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本折子。

 胡惟庸伏案笔书,直接面前忽而传来一阵清风,便听到‘啪’的一声,一本折子摔在了自己面前。

 “胡相!”

 汪广洋僵硬的称呼了一声。

 胡惟庸面色淡然,放下手中的狼毫小笔于笔架上,轻悠悠的道:“参政大人这是怎么了?”

 “胡相,本官所上奏的政事十疏,为何驳回了四条?”

 汪广洋问道。

 两人气氛剑拔弩张。

 一旁的中书省两司郎中,还有员外郎,全部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人家神仙斗法,他们跟着遭什么罪?

 一个一品,一个从二品,他们还是把战场让出来吧。

 省的牵连。

 胡惟庸微微一笑,神色之中有些安抚之色,轻笑道:“驳斥政疏,那自然是议事之后的结果,参政认为,中书省的条令,可以不经陛下之手下发?”

 说罢,捡起那本折子,道:“就好比这其中一条。”

 汪广洋哼了一声,神色冷然。

 “已近年关,两淮之地盐税和江浙之地的粮食皆有富余,想要年底双俸。”

 汪广洋微眯眸子,道:“丰年自当有赏,江浙之地的官员辛勤一年,难道不该有所赏赐?”

 汪广洋虽然说的好听,但是胡惟庸还是有些心头冷嘲。

 江浙之地和两淮等地的官员,基本上都是读书人,这招以朝廷的钱,收买朝廷的官,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看来,这些读书人也意识到自己开始势弱了。

 毕竟就这段时间而言,淮西人,安静的有些过分。

 汤和等人外放去云南整顿土司,京城里面的淮西勋贵也都开始闭门不出。

 差点让人以为他们是乖宝宝。

 汪广洋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干点实事。

 结果被胡惟庸被打回了原型。

 “有何不对?”汪广洋问道。

 胡惟庸脸色深沉道:“朝廷不过富余今年一年,尚且还不知道各地来年春耕的情况,若是这般赏赐,上千官员,最起码要上万匹绢。”

 “若是遇到灾年,这上万匹绢,可以救活多少百姓?换多少粮食?”

 说罢,胡惟庸淡淡道:“这是皇帝的原话。”

 得。

 这句话直接无解。

 汪广洋有些坐蜡。

 这句话,直接就让他哑口无言。

 皇帝,难道真的要这般将读书人置于死地?

 胡惟庸心头得意,脸上却没有表现,只是淡淡道:“参政看的是眼下的繁华,一时之利不可逞。”

 顿了下,胡惟庸拱手侧拜,道:“但皇爷看的是天下大势!”

 想收买人?

 做你的春秋大梦去。

 汪广洋走出了政事堂,转身就去了皇宫。

 结果又被老朱给阴阳怪气的嘲讽了几句。

 啊。

 你汪广洋多清高啊,多能体恤官员啊。可你想没想过百姓?官员不吃愁喝,穿的起衣吃得起饭,可百姓呢?

 老朱最狠的一句话就是:“为官几日便得意忘形,有了政绩便是连亲娘是谁都不知道!难道政绩不是官员该做的?区区一点小利便伸手跟朝廷要钱,那他日有了大功,岂非跟咱要这个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