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启程前夕

在朱慈烺迟暮之年,巡视大明领土的时候。

 朱慈烺来到了远东第一大工业城市、第一大港口城市、第一大贸易中心,被称为东亚桥头堡和远东十字路口的海参崴。

 看着眼前的车水马龙,朱慈烺想到五十多年前在沈阳和莫轻语、杜登春以及赵文的会谈。

 朱慈烺顿时感慨良多,莫轻语等人已经离开了人世,自己的时光也所剩无几。

 但是,他们在这个世界留下了东西,就像这如今繁华无比的海参崴,证明他们轰轰烈烈的来过。

 朱慈烺来到海参崴登春中心广场,这里树立着一座杜登春巨大的雕像,是在杜登春去世之后,海参崴百姓为了纪念他而雕刻的。

 朱慈烺来到雕刻前,让随行的侍卫给雕刻献上了一束花。

 朱慈烺立在杜登春的雕像前,足足有一刻钟的时间。

 全程朱慈烺什么话都没有说,也没有人知道此时此刻朱慈烺在想什么。

 直到接送朱慈烺的专车抵达登春广场的时候,朱慈烺才头也不回的离开上了车。

 朱慈烺还要去其他地方,大明那么大,他想要看完。

 ---------

 会见完三人之后,朱慈烺浑身疲惫感袭来。

 说了这么多,他也有点累了。

 “杨天,你退下吧,本宫歇息了。”

 朱慈烺挥了挥手,示意杨天退下。

 杨天自然很识趣,退出房间之后,亲自去去请了朱倩倩过来。

 杨天没有别的意思。

 就是太子殿下说他累了,让朱倩倩过来给太子殿下揉揉肩,放松放松。

 至于发生什么其他事情,杨天觉得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自己概不负责。

 杨天退下后,大殿中就剩下朱慈烺一个人。

 朱慈烺闭上了眼睛,虽然很累,但是却没多少睡意。

 朱慈烺闭目养神,但是大脑却在飞快的运转。

 等自己回到京城之后,就到了年底了。

 崇祯十六年就这样结束了。

 在这样的年关,朱慈烺还要召见宋应星、倪元璐、李邦华、李岩、孔有德、任育民、蒋洪范、王兴等人。

 这些人都负责着单独且重要的事项。

 就像倪元璐,他现在不仅负责皇家制造局的经营,还负责大明税务司,朱慈烺绝对要把倪元璐奉为自己的座上宾,毕竟这可是自己的财神爷。

 再比如蒋洪范,现在担任大明舰舶学院的院长,朱慈烺对于大明舰舶学院可是寄予了绝对的厚望。

 在朱慈烺的规划中,大明舰舶‘学院以后就是大明海军和造船人才的摇篮。

 要源源不断的输出人才,为大明的大航海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其他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负责着事关大明未来发展的重要事项。

 朱慈烺一直领兵在外作战,根本没有时间管理和过问这些事情。

 本着用人不疑的原则,放权给他们,让他们大胆干。

 但是,无论怎么说,到了年底,朱慈烺还是要对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过问一下的。

 想到此处,朱慈烺不禁觉得脑壳头。

 他事情太多,太烦。

 想不明白,为啥一个个的非要做皇帝,又累又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