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抵京

当崇祯的龙辇率领朝中文武百官来到城北十里长亭之处的时候。

 整个随行队伍中已有数十位文官因为高强度行走而昏厥。

 当王承恩把这个消息禀报给崇祯的时候,崇祯并没有发火。

 其实,这很反常,很不崇祯。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崇祯也在成长,尤其这两年,崇祯在朱慈烺的影响下,进步很大。

 无论是为君之术,还是眼光格局,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崇祯听完王承恩的汇报,神色很平静。

 “张君何在?”

 崇祯淡淡的说道。

 张君作为锦衣卫指挥使,自然是随崇祯龙辇而行,侍奉左右,护崇祯周全。

 听到崇祯的呼唤,张君立刻出现在了崇祯龙辇旁边。

 “卑职张君拜见陛下,请陛下吩咐!”

 张君虽然是朱慈烺一手提拔的,但是他对崇祯的尊敬一如既往。

 “记下昏厥晕倒的大臣,朕觉得他们身体虚弱,难以承受朝廷之重任,让他们请辞归乡,颐养天年吧。”

 崇祯说的轻飘飘的,但是就是这样轻飘飘的话,便决定了数十位官员的前途。

 由此可见,崇祯的帝王之术确实很有进步,遇到问题,他已经学会退居幕后,让该出手的人出手,而不是自己亲自动手。

 崇祯相信张君有很多种办法,让这些官员主动申请告老还乡,到时候自己在深情挽留一番,面子里子都有了。

 也不用为别人诟病自己薄情寡恩,岂不两全其美。

 而且,张君并没有认为崇祯哪里做的不对,一名官员,如果真的手无缚鸡之力,丁点的苦都不能吃,这样的官员哪里会真切的懂得民间疾苦。

 早点回家,利国利民利己。

 “卑职领旨,请殿下放心。”

 张君领命而去,很快几名晕倒官员的姓名官职便出现在了张君随身所带的小本本上。

 名字记下来之后,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张君自然会带人挨个上门拜访,在张君拜访后,这些人自然会在朝会的时候主动提出告老还乡。

 其中就连四十岁年龄的官员都会说自己年老体衰,不能胜任岗位。

 他们说的是真是假,根本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说了,他们要辞官,这就够了。

 崇祯自然会挽留一番,这些人再三坚持,崇祯感觉很惋惜,但是匹夫不可夺其志,崇祯实在没办法只能选择同意。

 政治就是这样。

 就如同后世经典名言,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几个昏厥的文臣,崇祯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交给张君去办,崇祯表示很开心。

 “洪总督!”

 崇祯低沉的声音发出。

 兵部尚书兼新京营总督洪承畴听到崇祯的声音后,忙不迭失的小跑过来。

 洪承畴现在紧抱崇祯大腿,因为他心里很清楚。

 太子朱慈烺把他放在兵部尚书和新京营总督这个位置,就说明已经完全将他踢出了太子党的队列。

 洪承畴没得选,只能紧跟崇祯,这样才能保住自己得地位。

 其实洪承畴兵部尚书的位置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