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而再 作品

第48章 见招拆招(第2页)

 “哎呀,早知道这样,那天我就该率领那百十来人,如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拿下那五个人的,哎”,听了朱棣的分析,道衍也是懊恼不已。

 那天他率领一百多精英过江,正好是庆成郡主的议和队伍到达盛庸的前线大营。这不是巧合,而是道衍故意趁这个时间过江。

 庆成郡主的议和队伍到了,盛庸一定会把精力放在议和队伍那里,也正好给了道衍乘虚而入的机会。

 “大师,不必懊恼,毕竟我们谁也想不到,朱允炆敢出宫,还敢来这前方大营。如果真是朱允炆,倒是能解释得通为什么我们没有得到徐辉祖调集淮安大军的情报了”

 “王爷,这怎么解释?”

 “朱允炆秘密出宫,必定要瞒过所有人,徐辉祖这个人我了解,他对我的起兵,向来是不支持,但也不反对,他想保全徐家忠臣的名声,如果朱允炆一直跟在徐辉祖身边,徐辉祖也不会做出背叛朱允炆的事情”

 “王爷是觉得,朱允炆现在也在徐州?”

 “有这个可能,毕竟朱允炆多疑,他并不完全信任徐辉祖,现在朝廷无人可用,启用徐辉祖,也是万不得已,朱允炆怎么才放心,只有跟在徐辉祖身边,所以,才找大师过江,商量一下,咱们现在是取京师,还是奔着朱允炆?”

 道衍略作沉思,说道:“王爷,我们只能取京师,不能去对付徐辉祖”

 “大师,朱允炆可能和徐辉祖在一起,我们打败徐辉祖,活捉朱允炆,到时候,万事大吉,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万万不可,王爷,咱们起事可是奉天靖难,是清君侧,而不是针对皇帝,如果我们掉转马头直面朱允炆,这无疑是给天下人落下口舌,于我们不利”

 “可徐辉祖这二十万大军在我们背后,让本王心里很不踏实”

 “王爷,尽管放心便是,我们的目标不变,直取京师,过了长江,收复了南岸的水师,长江便成了一道对我们有利的天堑,他们想前后夹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时间紧迫,攻取京师比直面徐辉祖的二十万大军,更容易一些”

 道衍继续说道:“王爷,别看京师现在也有二十万的守军,可是京师有十八个城门,兵力分散,况且,现在京师里我们有内应,我们只需要集中兵力,攻其一门,京师唾手可得,京师一旦落入我们手里,朱允炆便成了丧家之犬,入秋后的蚂蚱,王爷大事可成”

 “大师所言极是,可徐辉祖的这二十万大军,我们也不得不防啊”

 “嗯,王爷,渡江计划行程不变,再派一个得力干将领兵去和徐辉祖对峙,不主动攻击,王爷可休书一封给徐辉祖,如果有机会,策反徐辉祖,如不能策反,离间徐辉祖和朱允炆也行,为了保险起见,王爷也可以让王妃劝降徐辉祖,毕竟,他们可是亲姐弟”

 “也只能如此了,大师,你觉得现在派谁去和徐辉祖对峙比较合适?”

 “三保最合适,他有勇有谋,做事稳妥”

 “大师和本王想到一块去了”

 “王爷,那就赶紧依计行事吧,拖得时间越久,对咱们越不利”

 “好,本王现在就立刻去办”

 朱棣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徐辉祖的,一封是写给北平的燕王妃,马三保率领五万人马,北上和徐辉祖对峙,不光是拖住徐辉祖的大军,而且是带着其他任务。

 朱棣安排好一切, 只等今晚,率大军渡过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