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刷圈健将(第2页)

  东牙和小利国车手之间的争夺从当年93和46时期就开始了,一直持续至今。

  佩科,还有vr46的所有人都是小利国人,马丁真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不说东牙车手会帮他,让个车估计还是有的。

  第四圈开始,秦川的赛车飞快的从终点线前飞过,头盔下,秦川瞥了一眼一旁的p板。

  车队一共给了他三条信息。

  一个是他和马丁之间的距离,已经来到了零点八,另一个则是卢卡和扎口out出局的消息。

  这两人出局了?

  秦川想到了之前的声响,但并没有去联想太多,两人的争斗他都不清楚,自然不会知道他俩摔车的原因,但也能猜到他们碰到了一起。

  否则不会两人在同一圈出去。

  赛车疾驰冲过终点线,秦川捏下刹车拉杆然后左脚降档,赛车晃动一下之后进入一号弯,摩膝磨肘。

  如果仔细看的话可以发现,秦川的倾角对比佩科和马丁过一号弯时候相比要低很多。

  这就是秦川快的原因之一。

  出弯开油,秦川视线快速从车身右侧转到左侧,同时上半身也跟着转动,升档,然后进入二号弯。

  整个翻身快到离谱,动作衔接也极为的顺畅。

  二号弯出弯时,秦川的后轮发生了轻微的变化,后避震居然开始微微收缩,就在出弯的一瞬间。

  这个收缩和赛车刹车或出弯因为重心转移产生的收缩不同,这个很明显不是因为重心转变而产生的,而是主动形成的。

  秦川在出弯的瞬间推了一下左手握把糖豆按钮下面的一个黑色推杆,这是一个黑色长方形的推杆,手指长度。

  这并不是一个厂车上新有的稀奇玩意,这是后避震调节系统。

  今年的年中,赛会限制了杜卡迪最擅长的弯中前轮避震调教系统,所有车厂被迫放弃这项技术,转而开发更为简单的后避震。

  这其中缘由自然是为了限制杜卡迪,从而维持围场赛车在一定意义上的平衡。

  这弯中后避震调节在red哞环的时候秦川就试过,由起步时的避震调节装置改造而来。

  在一些较长直线的出弯非常好用,作用完全不亚于前轮,并且原理更简单,用起来容错率更高。

  其原理很像现在华夏机车里很流行的坐高调节功能,不过他更智能,是电动的。

  出弯车子抬前轮,后轮避震会下意识的收缩,但正常情况下,后避震都很硬,因为一场比赛的后避震要适应很多弯道,不是每一个弯道出弯都需要猛开油。

  如果后避震很硬,前轮又一瞬间抬得很凶,这样既会触发电控,也会让后避震跳动。

  而这个推杆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点。

  大直线和小直线需要出弯猛开油的时候,按下它会让后避震逐渐收缩,间接等于后避震变软,来有更好的抓地力达到更快的出弯。

  这一点要比锁住前轮避震来的更安全,容错率也更高。

  仅仅用了一次秦川就喜欢上了,并且适应的很好。

  赛车持续加速,通过三号弯高速弯,避震已经逐渐回归到正常水平,丝毫没有对过弯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