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虎 作品

第21章 宋代会社(第2页)

 众人皆看向这个年轻人,除了崔三本与夏立言外,都有点小小的诧异。

 秦刚面不改色,向众人作了一揖道:

 “刚才大家都已经看过了这水泥砌墙之后的实际效果,所以大可放下心来。这水泥不但成本低廉,而且牢固程度更胜一筹。所以,今天,我想在这里代表秦家庄宣布三件事情!”

 说完,用征询的眼神看了看秦察,看后者略略点了点头,便继续开口:

 “第一,今天在这里的各家,只要愿意,就可以和我们签下契约,我们保证在修城期间,以正常糯米砂灰浆一成的价格供应足够的水泥砂浆。”

 在座各人均面露喜色,这点的确是能让大家感到心安。

 “第二,”秦刚微笑着扔出诱饵,“其实这水泥不仅仅只是可以用来修城墙。大家可以想想,如此低廉的成本,平时无论是盖房子、还是修路,都将大有作为。我秦家庄不愿就此藏私,愿意以水泥配方与现有的水泥作坊作首股,诚邀在座各家共同入股,将此水泥生产做成一笔大产业、大买卖!”

 这番话一下子抓牢了在场众人的心。说实话,在看到水泥城墙的实际效果时,已经有人在悄悄打主意,看看结束后能否找秦家庄谈谈合作共同生产的事情,甚到已经在计算着这玩意能挣多少钱?如果被收合作的费用多少是合算的?

 却没想到,秦刚就直接面对大家把大门敞开了。

 “不是我等不识好歹,敢问二掌事,如此好的生意买卖,为何要让与我们一起参与呢?”一名瘦削的中年员外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秦规在旁边轻声提示,此人是城西马家的,在运河边有不少仓库与搬运行,吃的便是漕运饭。

 秦刚点点头道:“马员外提问得好。水泥的确是个好东西,我秦家庄也完全可以拿在手里奇货可居。但是,就算是我们把它的价格提高两三倍,却只能以我一庄之人力,每天又能生产出多少数量?又能把它发卖到多远地界?最终又能挣到多少钱呢?”

 “不瞒各位,这水泥的生产,需要用到黏土、石灰石、铁矿渣、煤炭等等各种的原料,且每一种的用量,都会非常巨大。所以它还会涉及到这些原料以及最终成品的大批量运输。”

 “在座的各位,都会涉及到这里的相关生意,所以我就在想,如果大家一起合作起来,就能采购到最便宜的原料、用上了最得力的运力、而且还能发卖到最有赚头的地区。这岂不是可以将我们原本只是一家的小生意,做成了整个县、整个军里的大买卖!”

 “还有,水泥的买卖一旦做大,可以看见的是,对于砂石、砖块、甚至还有竹筋夹板这样的辅料生产,都可以大量地带动起来。反过来说,要是这些辅料产业不发力,也会限制水泥的发售与应用。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各位家里现在的产业,都能很好地覆盖这些。因此,与其我们一家在那里赚些小钱,还不如大家一起合作,把生意做大,一起赚到更多的钱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席话既合情合情,又能把在座之人说得怦然心动。是啊,就坐在这里的几家人,在高邮是说地有地、说人有人、要车有车、要船有船。还有对外生意的交往关系,今后无论是原料采购、还是成品发售,一旦联合,这生意的规模将无法想像。

 秦刚看了看众人的脸色,便趁热打铁地拿出几份先前准备好的契约,说:“为了方便各位理解我们的合作意向与合作模式,这里有一份我们拟定的水泥联合会社的入股契约,先给大家看一看。”

 看各人皆拿到了一份,秦刚便拿着手中的一份解说起来:“我们这个水泥联合会社总部设在秦家庄,一共约募集资金六千贯,主要用于原料采购、水泥窑修建。这六千贯按出资一千贯折算一股,一共是六股,各家自愿认购;另外再以原始配方折算两股,这是我秦家庄所有;然后能够提供专用运输及采购渠道的共占一股,按提供的资源拆分;规划在全城建水泥窑二十处共占一股,由出地、出人的各家拆分。如此分配大家的股份比例。”

 宋代的商业会社早已存在,股份制合作的方式在民间也广泛存在。宋朝的商人不仅接受按资金投入多少的股份,还对于技术式的干股早有认可。所以像契约上提出的,秦家庄以配方占有两股这一条,大家根本不会有异议。

 “所募得的资金,由出钱各方推三位账房共同管账,对于原料的采购、运输的成本以及最终的售价,都需通过半数以上股东同意。生产出来的水泥,便由这个会社的账房进行统一销售。年底确保本金留存以利下年经营,获取和利润就可以按股份占比分配。”

 大家在听完之后,又认真详细地将这份契约看了许久。

 还是夏立言先开口说道:“这份契约秦家庄写得非常公道,老夫甚想参与。要说这入股的一千贯也算是合理,只是……不怕各位见笑,我夏家一时还不能凑齐……”

 这话也引起了贾、孙家的附和。崔、马两家财力算是雄厚些,但也是想听听秦刚如何回答。

 秦刚显然早有准备,微微笑道:“这就是请各家过来商谈的第三件事情了。大家先想一下,假如今天我们没有找到水泥这样东西,是不是会在糯米一事上折损不少钱财?”

 “别说了,现在我们就亏了不少钱去买了啊。”

 “……就是就是,想想要亏大了啊!”

 “那么,一是之前囤积糯米的人存心坑骗我们各家的钱财,不管他们是谁,我们总是需要进行些反击的是不?二是大家要做接下来的水泥生意,如果能从糯米身上找补回一些收入,那岂不也是应我们各位的手头之急么?”

 “二掌事的意思是……”

 秦刚拿出了又一份的协议分给大家,继续说:

 “有人哄抬糯米的价格,就是吃准我们修城必须要买它。所以在修城之前,无论我们把糯米的价格抬到多高,这些囤积的人都会去吃进去的。所以接下来的这份协议,就是由我秦家庄牵头,一起投点小钱,顺着这些人把糯米的价格继续再抬上去。这样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不就都可以从中赚到足够的利润与补贴么?”

 “对啊!这样子的操作是可以赚到钱的啊!”

 “我们崔家参加。”

 “我们也参加。”

 众人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开始越看越顺眼。

 当晚的商议结果最后确定:凡参加的各家都出资一千贯各占一股,秦家庄因拥有配方与部分水泥窑,最终共占股三成二;崔家又因担下原料采购等等最后占股一成八;马家多担负运输等最后占股一成四;其余三家都是一成二。

 高邮城的第一家建筑行业托拉斯就此成立了。

 同时,第二份协议只是一个短暂的炒卖糯米的约定,不值一提,只待最终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