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虎 作品

第152章 青山有金银(第2页)

 在宫十二的曾祖父时,发现的矿点不多,多以个人的记忆为主。他的祖父开始上了私塾,读了一些书,便开始进行图纸的绘制,一直到其父亲,开始逐步进行完善。宫十二少年时候更是读过四书,考过解试,只是一直未中。而最后从父亲手中继承了这份图纸,也承接下了宫氏寻访追随之主的重任。

 在这张帛图上,比较新的字迹便是宫十二近些年来亲身探寻之后所作的标注。

 在这里面,最突出的便是铁壁山后面的一处银矿与天师岩附近的两处铜矿。

 “铁壁山后的银矿条件极佳,且易于开采,我在铁壁山曾亲自勘探过。秦先生仅需安排少量信得过的人,即可获得十分优质的白银,用于解决眼下的用钱之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在天师岩的铜矿,实际已经被当时山寨里的人已经发现了。只是他们不懂开采之法,只知道将位于地表部分色泽过于明显的那些铜矿石砸下挖出,其实就在这山的背后,藏有两条极深的矿脉。如果交由在下带人前去安排并指导,只需百余人左右的人手,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保证可以定量出产品质极佳的纯铜。”

 听到宫十二的这些介绍,谈建尤其是面露喜色,连道:“人手、工具都不成问题,都由我来解决。这可是解决了大麻烦了啊!”

 “官府一直严禁民间私自开采矿藏,所以我们如果要作此事,还是需要提前多作一些安排才好。”赵驷毕竟想得比较全面。

 “赵将军说得极是,在下也是看到秦先生与李通判有过先例,由绿曲兵充任处州的勇敢效用。所以也就沿着这条路子提议,就以栝苍山各地山匪刚刚收复,为了防止这些山寨成为今后的山匪恢复之地,可以依例在各县也建起勇敢效用队,由做了效用的绿曲兵在这里作为驻地驻守。对外称可以保卫周边县乡的治安安全,实质上,就可以更加妥当地慢慢为今后开采矿藏而预作准备。”

 秦刚点点头,这个提议相当地不错,也挺好实行。而既然前面提到了在铁壁山那边的银矿开采成本最低,实质收益也会最大,那便先行往铁壁山那里派人。

 等到之后经济难题解决,资金充裕了之后,便可重新统筹考虑,进行更合理的矿藏开采。

 “我有一个担心。”听了许久的谈建此时开口问,“银矿中的白银炼出,由于量少价高,倒是可以在做生意交易的时候,通过银锭银块直接用掉。只是这铜矿采出来的纯铜,不论是直接的铜料还是大量的铜器,一旦在市场上大量出手,会不会引起官府的猜疑与追查?”

 宫十二本欲直接开口,看了看众人,又有所担心。

 “宫兄弟不必担心,此间都是自家兄弟。直言无妨!”秦刚看出他的疑虑,便说。

 “得罪了各位。”宫十二先告罪后,道,“铜料在市场上的直接交易的确过于张扬,属下认为,不妨将炼出的铜料直接铸钱好了!”

 “铸钱?私自铸钱乃是大罪!”谈建吓了一跳。

 “私酒、私剑、私兵、私矿,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哪条不是大罪?”赵驷反倒此时开口笑道,“现在看来,倒也不怕再加一个私钱,哈哈,算不上大罪的事情,也没什么干头啊!”

 “驷哥说的正是!”宫十二继续道,“其实铸造私钱也要看我们造的什么样的私钱?官钱的铸造一直有着严格的规定,铸钱的时候,往铜里加的铅锡比例必须是一成四,这一成四便是官定的‘钱息’,非常地稳定。而所谓普通的民间私钱铸造者,他们往往就是在市面上收了官钱之后,将其熔化,然后再往里面去多掺一些铅锡,重新铸钱。因为要考虑到自己的铸造成本,所以,这种私钱往往掺入的铅锡会很多。然后就会导致它的铜量低、色泽差,用起来还极易破碎。这种私钱,民众不爱,官府痛恨,当然会进行重点打击。”

 “那是当然的了,难道还有人会把私钱里的铅锡含量做低的吗?”谈建想想问道。

 “还真是有。出现这种铜含量反而高的私钱的原因,就是有人通过非正常的渠道搞到了铜器与铜料,比如说是偷来的铜器,不敢直接交易。就会找人把它们直接熔化之后铸成私钱,这种私钱甚至都不会把里面掺杂铅锡,因为它们的铜含量充足,官府一旦收到,反而可以自己重新按标准再去掺杂铅锡,获得自己的收益。因此,一旦市面上出现了这种私钱的话,官府往往就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任由其交易流行。”

 宫十二说的便是大宋时期的铸钱现实。

 假如如果铜价低于铜钱,民间就会大量出现收购铜器熔化后铸造私钱的现象,那么唯有让同等量铜料铸成的铜钱,标价要低于其价值,才可能会避免民间私钱的产生,因为私人这样做的话就会赔本了啊。

 而朝廷也不必担心自己赔本,这是因为铜矿大多都掌握在官府的手上,官府铸钱的成本并非是使用铜料的成本,而是铜矿石炼成的铜的成本。同时,官府的充足税收,也是可以提出来给铸币以足够的官方补贴。

 所以,正如宫十二所说,站在地方官府的角度,一旦出现了那种铜量充足的私钱,尽管在它的背后,基本就是偷盗的铜料、或者是偷采的铜矿。而官府则会因为这种私钱继有利于自己回收后再铸时的盈利,同时也不被百姓所排斥。最起码它们的流通,也算是能够减轻官府铸钱的巨大人力成本,是根本不需要去禁止的。

 “在下以为,离处州较近的有睦州神泉监【注:北宋二十六钱监之一,在今浙江淳安】及建州丰国监【注:同上,在今福建建瓯】。所以可花些重金,寻访在这两处曾做过事的工匠,提升仿制水平,这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宫兄弟前面说过,如果私铸的铜钱只要里面的铜料含量充足,官府实际是乐见其成的,是吧?”秦刚突然出言打断问道。

 “正是。”

 “那我们为何一定要仿制得那么像呢?”见其他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秦刚则补充说道,“我们不需要往里面掺杂铅锡,直接铸出十足铜的铜钱。而且这样的铜钱一旦送到钱监那里熔了,加上一成四的铅锡重铸的新钱,那这里实际上就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官府直接赚到了一成四的钱息。”

 “那官府既然能够赚钱,他们会反对我们的这种铜钱出现吗?”

 “自然不会,甚至他们还希望这种钱能够多多益善。”

 “那就好了。所以我们铸的私钱,只要大致与官钱相似就行,根本不需要过于相像,甚至还要有那种可以一眼就认出来的特征,这样,就能非常方便地被官府轻松区别出来,直接送去钱监加工重铸为官钱,而私钱的对外影响也不至于产生,这不就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吗?”

 “秦先生高见!”还是宫十二最先理解了这里面的道理,惊讶地认同。

 “可是我倒是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把铜料卖出去,而是要多花一番手脚铸成铜钱呢?”赵驷听了半天,提出了他的疑问。

 “驷哥,铜矿都是官府管控着的。我们开采提炼出来的铜料,这么大量地卖出去,很快就会引起官府的注意,而查找这种铜料的来源就会变得非常地容易。但是,我们把它花一点点的成本,铸成了铜钱,就无须专门去市场出售,而是当成寻常的钱进入正常的交易中,老百姓也不会反对这种优质的铜钱,就会反复地在市面上流通,而且还会变得非常分散,这样,等到官府将它们收集到一起的时候,已经不再可能查问到它们的来源了。这个过程,实际上会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词汇,可以称作‘洗钱’!”

 “洗钱?”几个人都重复了一下这个词,继而都笑道,“果然形象。”

 “的确,只要发现查找来源实在是太困难,各个地方的官府也就乐得个装聋作哑,赶紧收集起来赚取里面的钱息就是了。而我们则会变得非常的安全。”谈建倒是想得非常地明白。

 “不过,即使是简单地铸造,这铸钱还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的。”秦刚倒也思考着这个问题,又看了看北向的天空,自语道:“虽然说不一定非要从官方钱监里去寻人,但是乔僖老也该接到我的书信了,不知能够派几个人过来呢?”

 在听闻秦刚这边用钱有点紧张了后,秦观倒是过来问过了几次,甚至最后直接送了几百贯钱过来,他说:自从来处州之后,吃穿用度都是由秦刚在宅里统一打理了,他自己的官俸甚至都没有使用的地方,眼下既然手头资金紧张了起来,何妨不拿去先用着呢?

 秦刚只能愧然地先行收下。

 到了后来,包括戚老太太、朝华以及秦婉、黄小个等人,都将自己的私下积蓄取了出来,甚至还专门避开了秦刚,直接拿给了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