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虎 作品

第243章 海运线

万捷军无棣营的这件事,还留下了一个极具威慑力的手段,那就是无棣营因为最终爆出了漏洞百出的家底,从而导致小南营寨的调防没有成功。所以在顾大生的手里,这张空白调防令也在四处寻找可以接手的对象。

 于是沧州各地的禁军立刻变得乖巧无比,不仅不敢对副都总管的三成要求尽数应下,而且也开始变得勤勉了许多,甚至有的军营常年不闻的训练号声也响了起来。至于最终的训练能成个什么样子则没人知晓了。

 顾大生手里有了兵额,而前后对于张徕以及周瑞两案的查抄收入,都由秦刚作主,大笔一挥,尽数批成了军费,可谓是万事俱备,只缺兵员了。

 于是,这些天里,一面在加紧训练那选拔出来的三十多名禁军士兵,一面却在流民、配军、以及寻常厢军中放开招募新兵员。

 顾大生毕竟是带过部队的,他深知当兵的最在乎什么东西:

 设在沧州郊区的招兵处,树起了高高的大旗,旗下一排支开着好几口的大锅,锅里熬着厚厚的杂粮粥。

 一旁的兵士则扯开嗓子宣布:凡是报名后,通过了基本检测的新兵,就可先在这里现吃一顿饱饭。而且,这也是立此为证:凡是入伍之后,每天保证能有两顿这样的饱饭,遇上训练日,还会有加餐与肉汤喝。

 所有的新兵,都有一个月的强化训练期,通过考核者将会按月领取“足饷”——这是当前河北路禁军所不曾享受到的待遇。当下的潜规则便是,每个当兵的,都会被上司以各种理由,每月或多或少地扣除一些军饷,正因为是惯例,大家也就习以为常。

 而在顾大生这里新招的兵,则明确以足饷发放成为了一大吸引亮点。

 而未能通过考核的新兵,可以选择离开或者重新进行训练,每人都会有三次考核的机会。

 随着新兵训练的展开,顾大生明显发现:从来源来看,来自于配军的素质最高,来自于流民的态度最好,而从禁军与厢里选出来的却是成长速度最快。

 配军也就是历年因为各种重罪而被刺面发配到沧州来的罪犯,多半都是逞勇好强之人,他们的个人素质较强这点也说得过去;流民的态度好,是因为他们十分明白,能够进到这种可以吃饱饭、并拿足饷的部队,便是上辈子修来的福份,听令遵纪方面自然没话说。

 而禁军与厢军其实原本就是有着一定作战素质的兵员,之前的糜烂,不过是由于军纪的败坏与长官的纵容所至,一旦有了对比、有了约束,战力自然就起来了。

 按秦刚之意,新召来的兵员另行建制,直接以新沧军而名之。

 新沧军所用的便是从各个禁军营中收拢上来的一千五百名空饷兵额,同时加上完全端掉的无棣营兵额,共计有一千九百人。

 在秦刚向高阳关路安抚使报备的文书送达之后,那个周瑞的姐夫原本还在到处收集秦刚差人强令私吞三成空兵额的证据,想着给自己小舅子一报此仇的念想就此破灭!

 这还告什么呀?人家秦副都总管收拢回去的兵额,却是在沧州另设营,实打实地集训起了部队。要是自己头脑不清的就这么举报上去,待到一检查,却发现等于是在帮秦刚报功呢!

 按秦刚的规划,新沧军将设立三个指挥营与一个近卫营,三个指挥营分别为骑兵、步兵与水军,均是五都的满编配制。

 其中,骑兵营缺额最大,不仅是马匹需要另行设法采购,能骑马作战的士兵也偏少;

 水军营的缺额也不少,虽然对于水军的体质标准要求可以降低一些,但北方习水性的人毕竟不多,甚至顾大生觉得,目前报名时声称自己会水性的人,由于眼下河道冻结,天寒无法实际检测,估计开春天暖之后,这里面还会淘汰出一批的虚报者。

 不过,主要还是在浮阳河入海口的水军营寨的建设目前还是需要人力的,至少可以把这些新招的水军拉过去当作民夫干活使用!

 秦刚亲自主持了水军营寨的修建,优先规划了码头区,并在码头处竖起了至少在海岸十里远处便可看到的了望塔。

 于是,流求的来船,在二月下旬时,到达了水寨的码头,此时也是渤海南部冰面开始融化的时候。

 出于对这次航行的重视,居然是宫十二本人亲自带队前来。

 为了保险起见,宫十二的这支船队一共有六艘,其中四艘满载着前往高丽的海贸商品,两艘是按秦刚先前来信要求装有运往沧州的人员与粮食等物资。

 船队先是按前往高丽的传统航线行驶,在快要到达开京海岸线时,四艘海贸船只继续前行,宫十二带领另两艘转向西航行,实际上便是过去高丽人前往登州的航线,然后便是沿着登州、莱州、潍州的海岸线,一路向西,便顺利地沿着渤海的海岸线驶到了沧州这里的浮阳河入海口。

 在此时,无论是宋、还是辽,对于海岸线根本就没有后世的那种领土防御的概念。

 海船沿海岸线航行,就是为了安全,岸边的登州水师在这初春时节,根本不会出港去关心任何问题,而且就算是看见了,也不会当回事。

 宫十二在靠近浮阳河入海口时,远远地就发现了水寨的了望塔。

 于是先在原地先停了船,再派出小艇上前联系确认,之后才把海船靠上了码头。

 “拜见执政。”见跟着秦刚的只有顾大生与几名自己人的亲卫兵,宫十二才立即行了大礼,“属下此行,带了林司监挑选的五十名精锐,其中飞虎军四十人、神蛟军十人。另外运来了军粮五千石,被服布料一万匹,一路行来,所幸没有差错,不辱使命!”

 此时朝廷对于河北路的禁军供给,基本还是能够保障的,像是军服铠甲、兵器装备、包括军饷等,只要拦断了军中贪腐的黑手,军队的保障实际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当初秦刚考虑的就是让流求主要先输送一批粮食与布料过来作为军资储备。不论今年开春后有没有灾,都要基本保证军队士兵不饿肚子,而这次同时送来的被服布料,正好可以作为新沧军的特有福利,发放下去提振士气。

 “宫兄弟这次出来,流求那边的事务不会有影响吧?”秦刚随口问道。

 “流求现在有了秦右丞掌控全局,现在又来了文潜先生,那是大不一样了。”宫十二说的文潜先生便是张耒,他于腊月里携全家到了流求岛。“按秦右丞本来的意思,是要请文潜先生做这左丞之位。但文潜先生却说:他不喜繁务,愿意出任中丞,在岛内行监察谏议之责。所以,现在的岛上,右丞作谋断,中丞行补缺,大小事务,可谓是政清令明。而且这张中丞真的不是随口说说的。他从就任开始,每天是早出晚归,前往流求各处查访探查,一旦发现有任何不妥或不便之处,皆会在执政堂上提出,就算是秦右丞的面子,也是一点都不给。当然啦,张中丞提的问题都在合情合理之中,并且还与我们一道想办法解法。流求眼下的形势实在是一片大好,而属下所负责的唐城的第一轮建设正好结束,新来的的垦民都开始安排好了春种,便乘了这个空走这一趟,也想见一见执政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