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虎 作品

第280章 复国(第2页)

 这沧州正好就是东北边境、又是在渤海海边,更关键的是,本来的使者就是他们找着送来的,现在让他们派遣官员回去联络,这也说得通。

 最重要的是,万一遇上了麻烦,还可以把这件事情的责任推托到下面的官员身上,并表示这些并不代表大宋朝廷的立场与态度。

 至于知沧州的秦刚愿不愿接手这件麻烦事、又或者他对此事的观点与态度如何,在这些朝堂宰执们的眼里,根本就算不上是一件事。

 前面说过,秦刚不过是一个孤臣罢了。

 当然了,送使者入京的秦刚早已经将这帮官僚们的心思算得死死的,他的本意恰恰就是想要获得朝廷的授权与旨意,前去处理接下来的事情。

 而在复州起事,并在保州占据下来的渤海国人,自然就是陈武所联络起来的。

 七月底,他从营州水寨那里接管到手了整整三艘船的武器装备,足以帮助他们装备起两三千人的队伍,立刻具备了充足的底气。

 此时,看到了已经影响到了整个辽东半岛的大饥荒,无数的百姓无法度过这段青黄不接的难关,但是辽国官府却因为这场天灾继续加重赋税的征收,让大量的百姓开始逃难,甚至就连这里的地方辽军都面临着吃不饱饭的局面。

 于是,陈武与根据地的首领商量之后,便迅速带兵上岸,一举拿下了海边的复州与宁州两座城市,因为在这里的几个偏远州城里的辽国守军,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强的战斗力。

 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秦刚迅速写信给陈武,向他分析:辽朝的核心战斗力在于他们自己手头的宫分军与皮室军。一旦他们叛乱立国的消息传到上京,一定会派遣悍将精兵前来平定,到那时,才是真正面对挑战与威胁的时候。所以,渤海义军一定要选择更加有利于防御的地方,同时也必须要考虑好自己的退路。

 于是,陈武在与首领商量之后,不仅放弃了刚到的复州与宁州,更是放弃了南下攻占苏州的计划,而是向东穿过半岛,选择攻下穆州与保州。

 拿下穆州是为了面对辽朝可能过来平叛的攻击获得一定的防御纵深,而拿下保州,就是明确想要联合高丽国来进行最坚强的抵抗。

 高丽国对于保州这里发生的变化自然是十分地敏感。

 此地原本因高丽对辽称臣而换得,但是在近百年前开京被辽军攻破的那次战争中,辽军越过鸭绿江修建了保州相威胁。

 高丽国取得了龟州大捷后,辽朝放弃了对高丽的江东六州的要求,而高丽也只能默许辽朝对保州的占据。

 现在,渤海人的复国起义,直接将辽人从保州赶走,这让高丽国的君臣们看到了可以借其手之力,可以将自己的势力越过鸭绿江,向过去的高句丽属地而拓展的希望。

 毕竟,在最近的几年中,辽国人的衰败,是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的。

 前面曾经提到过,如今高丽国执政的王熙,差不多在三年前发动了政变,诛灭了朝中日渐强盛的李氏外戚势力,进而又从他的侄子王昱手中抢来了王位,此时正因自己的力量不断加强上升而自觉得意,眼看着渤海人送来的这份大礼,不由地怦然心动。

 当然,因为要直面辽人接下来的反应,所以王熙并没有直接给渤海人以明确的答复,只说自己会高度关切他们在鸭绿江沿线一带的情况变化,并愿意给渤海人有限度地提供一点军备方面的支持,具体接下来的事,还得看渤海人自己的能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高丽国主王熙的观点与宋朝这里曾布的想法有一点点相近:想要与我一起合作,你得首先表现出自己足够的实力。只有你能顶得住辽军的前面一两轮平叛的攻击,那么才有资格向盟友提出给你的各种支持与援助。

 所以,如果你自己的实力过于糟糕,在面对辽朝正规军队的进攻,连最起码的十天半个月都坚守不下来的话,那么也就不存在有什么盟友与后援力量的存在。

 陈武此时正站在穆州的城墙上,这里将是他们迎击辽朝军队反击的第一线,虽然也就意味着这里的凶险,但是他还是义不容辞地申请到了这里。

 陈武当时在菱川书院重遇金宇,听过了他在西北追随秦刚之后的神奇经历之后,一下子萌生了再上沙场重圆英雄梦想的念头。毕竟,那可不是他在京城禁军中的颓废经历可比拟的。

 在跟着秦刚一起回到京城后,在明确了要去沧州的第二天晚上,秦刚与他聊起了渤海国。

 其实在陈武的记忆里,除了小时候爷爷曾经讲过的一些遥远的故事,他根本就不会对于这个极其抽象的国家有过什么具体的概念。又何况在长大后,他的大部分生活都是在大宋这里,以至于已经视自己为一个完全的宋人。

 “人们如果拼命想着恢复以前,并非是说以前有多好,而是意味着当下实在很糟糕!”秦刚他是这样来评价渤海的复国组织。

 秦刚给他开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报酬,让他利用自己是渤海国后人的身份前往辽东,寻找并加入到渤海复国者的队伍中。然后,通过他的联系,直到将秦刚这边提供的经济、军事以及武器装备方面的援助送过去,这个任务就算他最后完成。

 关于要做这些事的原因,秦刚是这样子和他说的:“无论渤海人、还是宋人,甚至是普通的契丹人,大家都需要一个文明的、公平的、富裕的生活环境。为了理想中的这个环境实现,大家值得合作起来。”

 陈武说:“我现在算是有点理解毛知军当年评价你是‘天选之子’的原因了,这任务我接受了。”

 而自从到了辽东,陈武不负重托地找到并加入进了渤海复国组织,随后他便联系了秦刚,让一船又一船的援助物资进入他们位于荒岛上的根据地,也由此逐渐获得了复国组织的信任,并进入了最高层。

 两个月前,他把三船营州水寨的武器装备交给组织后,按理说秦刚给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大半,此后不久便可以回去领受酬金。但是,就这几个月的相处之中,他不仅听到、看到了太多契丹人残暴统治下的悲惨故事与现实,更是见到大辽统治下太多的荒唐与黑暗,而在他骨子里,身为渤海国人的责任心也在不断地苏醒。

 他在给秦刚的信中表示:在今天之前,我在为您做事。今天以后,我将为渤海国而战斗!

 秦刚回复他:放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