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虎 作品

第283章 绝对(第2页)

 不过,秦刚却一眼看见一副对联之中提到了“望江楼”一词,当下心念一动,便起身走到了窗边向外一望,却见窗外已经是夜色初上,因在开京城边,在这三楼之上便能一眼望见城外的礼成江,而在江面之上,倒也有着点点灯火的船只在江面飘动,于是便转头问道:

 “这满月楼可是也有望江楼的别称?”

 王俣赶紧应道:“正是,满月楼因在此可尽情欣赏每月十五的满月而得名。实际上,在此三楼最高之处,却是每日皆可欣赏礼成江之江景,所以,也有人专门将这三楼称之为‘望江楼’!”

 秦刚听闻点点头道:“那便好了,备墨!”

 怎么?就这短短一转眼间,这秦学士的对联就好了?

 那几个出主意想为难他的高丽国子监生却是一阵子忙乱,忙碌着摆出了纸笔墨砚。

 秦刚走到正中的桌案之前,深吸一口气,提笔先在一张长纸之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了一行上联。

 王俣以及金柏贤等人立刻好奇地凑上前去,凡是先睹为快的人看了后,无不深吸一口凉气,秦刚写出来的这句上联是: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先说这上联的应景之意:前面王俣解释过,这里是观江景的最佳之处,所以此外也有“望江楼”之称,所以,在望江楼上望江流,上联一起,便就是字如珠玉,写得便是恰到好处。

 再看这上联的韵味,虽然第三句是重复了前两句,却是在这反复声中创造出了极富美感的音乐韵律,进一步深化了在这三楼之上观望江流的绝美意境。

 而之后,更是再用江楼与江流的音谐相近的声调,各自发出“千古”的美誉,要是这满月楼的掌柜在此,估计都要美得哭着给秦刚下跪了。

 这金柏贤看了上联之后,脸色便是一阵发白,口中也只能勉强地说道:“秦学士这上联,用语精妙,又互为呼应,可谓是字字珠玑,想来这下联却是不太好写了!”

 王俣却赞道:“要说仅有此上联的话,这望江楼也会因此而再次驰名开京,有无下联又有什么关系呢?”

 秦刚立刻向王俣拜谢道:“世民兄高见,我便提议:以此上联悬赏征求下联,这望江楼必将名震三韩,名扬天下!”

 还没等王俣击掌赞同,那金柏贤的同伴之一却是抢先跳了出来道:“莫不是秦学士写出了这个上联之后,便江郎才尽,只能对外征求下联了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句诛心之语说出来,却令现场许多士人觉得不妥,他身边的几个人都下意识地与他拉开了一点距离,以表示并不认同他的观点。

 但那人却以为自己一下子猜中并揭穿了秦刚的真实想法,而有点洋洋得意。

 秦刚却叹了一口气道:“在我大宋,对对子是每一个学生最基本的基本功。所以,好的意境与技巧结构的上联是最难出来的。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上联出来,下联随便想想也就成了。我给世子殿下出个征求下联的主意,是想帮着这座楼再多加点名气、再多加些光彩罢了。”

 “话是这样,说得轻巧,可谁又知道秦学士能不能真对得出这下联呢?”又有一人躲在人群中故意大声说道。

 “这个很简单,我先把我的下联写出来,先行交给世子殿下。而今日现场如此多的高手在此,只要有人对出一条,我便就公布出我的下联两相比较,若是他优于我的,便算是秦刚输了!”

 这个提议很能满足众人的猎奇心理,更是中了金柏贤等人心意,于是赢得了一片掌声。

 于是在方才的桌案前重新铺上了新纸,其余众人皆退了回去,一些士子已经开紧皱双眉苦思冥想起自己的下联了。

 秦刚却是提笔蘸墨,运笔落锋,在众人的惊讶注视下,唰唰唰地竟然便写好了下联。

 吹干墨迹将其卷起来之后,交给了王俣,但是秦刚居然又回到了桌边,令人重新铺了新纸,再次动笔,又是写下了一行字。

 难道秦学士竟然会有两句下联?

 还没完,此联卷起后,秦刚示意再铺新纸、再次落笔,竟然是一口气写下了三条下联。

 望着惊谔无比的王俣,秦刚轻松地笑道:“此次世子邀来的名士太多,秦刚担心其中藏龙卧虎,不得不多作几手应付。”

 你看,人家居然眼睛不眨地一口气便写出了三副下联,而堂上的高丽名士们都快要搅尽脑汁了,差不多在一炷香的时间过后,也就只有两人交出了自认为还可以的下联。

 其中一人便是自称研习楹联见长的金柏贤,他写出的下联是:

 金刚山,金刚塔,金刚山下金刚塔,刚山百炼,刚塔百炼。

 这副下联毛病太多,唯一的价值就是好歹凑对了字数,毕竟也算是写出来了。

 而他在交出此联时,也是脸红心虚,却是庆幸好歹自己能交出,不算是太折面子。

 还有写出下联的一人却是一直陪在王俣身边的一位中年文人,他给的下联是:

 悟真子,悟真篇,悟真子读悟真篇,真子一心,真篇一心。

 此联确实还不错,其中的悟真子可视一个道人的道号,而悟真篇的确是道教的典籍,除了其意晦涩一些,以及场景未必适合放在这里,倒也是要比金柏贤的好上了不少,也能算得上是比较工整对应的好下联了。

 不管怎么说,眼下有了两个勉强像样子的下联,大家都很期待秦刚的那三条下联。

 王俣更是期待,于是让人当众展出了第一幅,并一起读道: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四时,月影四时。

 此联一读完,王俣便率先叫好。底下众人的心中也是服气不已,大家暗道:什么是对联?这才是对联啊!你看人家的对仗、平仄、双关、意境,哪一个拿出来,都是上乘之作啊!

 接着,王俣让人再展开了第二幅:

 高丽国,高丽乐,高丽国中高丽乐,丽国一方,丽乐一方。

 此联中的高字可作高看、高奏之义,又巧妙地将高丽国名与国乐融入进去,十分应时。

 再打开第三幅,一读之下,众人则更要炸裂了:

 礼成江,礼成湾,礼成江回礼成湾,成江万年,成湾万年。

 这分明就是秦刚以眼前的礼成江入联,这礼成江在入海之前有一个转折,便就被叫作礼成湾。假如有人还在质疑秦刚前面是不是预藏着这副对联来应付今天事情的话,那么现在的这副下联分明就是现场而作,绝对应景。

 王俣这头一把却是一把抓住了秦刚衣袖赞道:“徐之兄之大才,吾辈皆服也!”

 秦刚却是摇摇头道:“我跟你们说过,对对子不过只是基本功而已,算不得大才。实在是太为简单的事情了。你们看,此时已经天黑,若要是在傍晚时分,我便给你们对个‘彩云天,彩云间,彩云天映彩云间,云天万里,云间万里。’”

 “噗!”好在秦刚此话只与王俣一个人而讲,周围能够再次听到此下联的人并不多,但听到的人,却都有一种“宁愿昏厥不再醒:的心态:

 这叫什么事啊!

 这么多的人,好不容易才凑出两条极不像样子的下联,而这秦学士随便就写出了三条极为工整的绝对。

 这还不算,现在嘴巴一歪,又抛出来了第四条!

 天朝才子,着实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