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虎 作品

第330章 缴获(第2页)

 “本次战后缴获总价为:九千万贯……怎么多了一千多万贯?”秦刚看了看李纲呈上来的汇总单,迅速发现了其中的差值。

 “对了,是陈行首等宋商,感恩我大宋水师万里救援,他们商量了后,又向我们捐献了一千五百万贯的军费。”李纲如实回复。

 “陈行首他们的心意,我们心领了。只是这个头不好乱开。”秦刚想了一下道,“他们捐出来的钱还是留在浡泥这里,供养他们的自治军吧!倒是这战利品,咱们得好好分一分。”

 流求的南洋舰队来了十二艘船,而且无论是最早的接触战、之后港口的突袭战,还是最后的拦截战,都是南洋舰队为主力作战,赵驷所带来的东南水师都只是作了一些辅助的助攻。所以,在秦刚的主持下,由流求方分走四成共计三千万贯,这点,当然是不会落在纸面上的。

 即使是如此,这次要正式呈报给朝廷的此战收益,也是高达四千五百万贯之多,这也是一个足以震惊朝野的惊人结果:不仅仅是因为这次缴获的数字巨大,关键的变化在于:对中原王朝而言,战争从来都只是一项耗费自家钱财的事情。不论胜负结果如何,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打完仗后还能够额外赚钱”的结果!

 “所以,这次的四千五百万贯里面,我们东南海事院要留下两千万贯。”秦刚宣布道。

 “虽说这钱都是我们打下来的,可是朝廷从来没有过允许地方衙门截留收入的惯例啊!”赵驷的传统思维还是有着不小的担心。

 “东南海事院本来就不是惯例的衙门!再说了,为什么要让他们盯着我们留下的两千万贯?为什么不去关注朝廷平白多出来的两千五百万贯?”秦刚笑笑转向李纲问道,“伯纪你博闻强记的功夫不错,你说得出咱们这次上缴的钱大约能占到朝廷全年收入的怎么个水平?”

 “回龙制,大宋历年的朝廷收入,以熙宁至元丰年间最为充足,最多的一年,合苗役易税等钱,所入乃至六千余万贯。”李纲稍稍一想便答出,“元佑之后有所下降,近些年最多之间,也不过近五千万贯。”

 “就算它一年能收满五千万贯!”秦刚一拍大腿,“我们此行向朝廷交上了足足半年的赋税,天下又有哪一边一路?又或者是哪个衙门能如我海事院这般?这样子好了,这个奏章就交由伯纪你来撰写,一定要让朝廷明白这里面的关键是在哪里!”

 “下官明白,自当用心来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时,一个在此时基本不重要的消息传来,伪总督信诃苏拉挺过了那名士兵报复性的二十大板,却在得知自己搜刮的全部财富尽数被秦刚他们搜走后,一下子急火攻心,狂吐鲜血而亡。

 而浡泥城的自治总督已经推举完毕,陈实忠不出意外地出任了第一任自治总督,他同时委任了陈二、陈九分别来负责自治军的正副统领。

 由于秦刚慷慨地将他们捐献出来的一千五百贯军费还给了自治军,陈二则毫不犹豫地将其中的大半都付给了徐淼,除了订购他们最看中的轰天雷,还再新购了两门铁炮,将码头上的炮台增加到了四座。

 剩下来的钱他们也没有省着,直接与徐淼签了三年的契约,聘请了八十名神蛟兵在浡泥留下来,作为自治军的教官与首批军官。

 前后缴获且状态良好的六十多艘三佛齐战船,足有二十艘留在了浡泥港,这也足够成为让未来浡泥水师可以在附近称雄的资本。

 五日之后,南征编队满载回程,此时的编队里的船只,已经增加到了五十多艘。

 为了彻底断绝三佛齐人对于浡泥的妄念,南征编队特意沿着巨岛的海岸线向着西南方向航行,沿途毫不留情地击沉了所遇到的任何三佛齐战船,甚至顺便扫荡了四五座三佛齐人要沿海岸线建设的补给港口,新增战利品进一步地又装满了一两艘空船。

 南征编队此行的最南点,便就是三佛齐的首府巨港。

 在毫无威胁的港口外沿,赵驷指挥着东南水师的八艘战舰依次掠过,十分难得地反复操练了好几遍的“丁”字攻击阵形。

 最后一遍,便由流求战舰上阵,用侧舷火炮对准港口内避而不出的三佛齐战船进行了两轮左右的炮击,直到陷入极端恐惧中的对方遣使乞求和谈。

 最终,秦刚与对方达成了以马来半岛与加里曼岛之间的曾母大岛【注:即今天的纳土纳大岛,附带说一句,实际中国到今天都一直没有放弃过对该岛的主权要求】为界,由其向北向东的海域,均为大宋水师的管辖范围,三佛齐海军将彻底退出那里,由此换取大宋水师的这次退兵。

 南征编队自此调头北上,秦刚站在旗舰船头,远远地盯着西向洋面那里的群岛边缘,对着身边站着的赵驷、李纲说道:“那里便是所有船只前往西洋诸国的唯一通道:马六甲海峡,三佛齐北方的一位王子曾经追逐一头狮子来到那里,并把那里的一座岛命名为狮子国。”

 “狮子国,可是会有很多的狮子?”狮子在中国传统认知中,应是带有神性的异兽。

 “有没有狮子其实并不重要,关键那里可以扼守住东西方航线的唯一战略通道。目前的三佛齐人还没有完全明白它的重要性。所以,这次我们先确定好曾母大岛的底线,等下一次过来,记得一定要将此地收入我们的控制之下,如此下来,东南海事院在南洋这里的布局,才有可能会完整。”

 赵驷认真地记下。

 海程茫茫,在船上的大多数时间,秦刚倒也得了可以静心练功的时间,每天都可以认真地研究周侗给他的后面两本手册,进行内功心法的练习,就在回程的时候,他终于能够清晰感受到了四肢百骸之间不断地流动着气息走向,并且能够将它们顺势导向,并随着自己的挥拳出掌间,隐隐地增加力道。

 于是,秦刚也叫来了赵驷,两人试着切磋了一下拳脚对战,秦刚用的便是周侗在出京前教给他的那套关中红拳。

 赵驷原本看着他的招式相对普通,出拳速度也不快,但在交手接招之后,却是明显感受到秦刚每一拳一脚打过来的内在力道与蕴劲,竟是生生地滞住了他的反击势头。一番切磋下来,也是一叹周侗所授内功心法的神奇,二叹秦刚目前进展速度之快。

 不过,秦刚心底里却是知道,按手册上描述的,他目前第二层境界也只达到了八九成,一直无法做到上面所讲的,可将全身气息聚集到一处发出,估计还得多多体验感悟。

 舰队回程经过昌化港时,还专程在这个已经扩建一新的港口进行了例行补给。

 也是在静心练功的过程中,由于朝堂局势的变化与发展,一个曾经觉得过于大胆甚至不切实际的想法却在秦刚的心里渐渐成了形。

 借着舰队补给的功夫,他上岸再去拜见了苏轼,一番商谈,竟是一直谈到了了后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