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虎 作品

第359章 炮轰的和平

这世界上有许多的道理虽然非常地浅显,大家也都几乎都懂,但是还有一句更有道理的话,叫作“不到黄河心不死”。

 李乾明现在的心态就是如此。

 他非常清楚对面宋军主帅提出的谈判建议是当前的最优选择,但是他就是不甘心。

 因为此时可是他距离自己的“战神梦想”最接近的时刻:手头掌握着大越国最精锐的禁军部队,又成功地推进到了宋贼入侵的营寨前沿,只需要将对方打退十里地,对方就只能回到海上,退出了大越国的疆土,也就意味着他成功地实现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目标。

 而且,刚才他也叫来了副将,问到了军中也有会打造云梯与投石机的军匠——熙宁年间的那场战争,的确让交趾从中增长不少的实力,不仅仅是从邕、钦等州抢回了不少的财物与人口,而且在这些人口中,就包括有大批有手艺的工匠。即使是在和谈之后他们向大宋遣还了主要的人口,但实际上还是刻意地悄悄扣下了其中有技术的匠人。

 但是眼下有点麻烦的就是,在河口附近,由于宋人建城,几乎将这一带可以成材的树木都砍伐一空,他只能派人往回去稍远的地方去伐木再运来,需要多花费一些时间。

 所以,他一直没有对宋军的和谈建议作出明确的拒绝。

 城里的秦刚,自然十分清楚对面李乾明的心思与想法,甚至他在城头,都能看见忙忙碌碌的交趾军队进行着攻城前的各种准备。他同样也不着急,等着再过几天新的形势会给这个侯爷带去的冲击与影响。

 差不多双方僵持了五天的时间,李乾明接到部下汇报已经顺利打制了云梯数十架、投石机二十部的消息后,便立即下达了要与宋军决战的命令部署,在安排好了之后,他突然觉得,此战应该要有观众,便让人把陈皓叫了来。

 “本帅已经给宋军下了战书,约他们明日城外决战!”

 “宋人奸猾,又极擅守城,恐不会如侯爷之意,愿意出城决战!”陈皓还是刻意地称呼李乾明为侯爷而不是大帅,也是极不认可他的军事能力。

 “哼!本帅下的战书上引用了春秋大礼之圣言,这宋人自诩礼仪之邦,倘若拒绝,必将被天下所耻笑,本帅便将再获道义之优势,必能再鼓三军之士气!对宋之新城一攻而下也!”

 陈皓低头不语,心里却是不住地吐槽李乾明这是从哪里来的弱智想法,如今已经是什么年代了,汉人春秋时期的那套做法早就不知要被丢到哪个角落里去了。

 正在此时,突然帐外走入一名亲兵回报:宋军对挑战书回信了,同意明天一早出城迎战!

 陈皓一时愕然,李乾明却是哈哈大笑,并得意地对他说:“兵者,诡道也!关于兵法之事,你还是得跟本帅多学学!”

 陈皓自然无法对眼前看到听到的事情作出什么评价,但是以其对那天进攻水寨的宋将指挥能力与作战手法的感受,他的心里,对第二天的决战隐隐地充满了极度的不安。

 第二天一早,李乾明安排了五千最精锐的士兵们出营列阵,因为根据他的仔细分析与精心部署,对面宋城前面的旷地有限,并不适合太多的士兵进行拼杀,为了引诱宋兵同意出城决战,他还得稍稍收敛起一些兵锋。

 小半个时辰之后,只听得对面的宋城里吹响了出兵的号角,稍顷,便见城门大开,立即从里面列队走出了一支铠甲鲜亮、步伐整齐的宋军。其军容、动作与气势,走得便是李乾明也不住地赞叹:

 “这北朝的军队果然还是挺有精神气的,要不是这人数少了点,本帅还真的要三思而行之了!”

 赵驷亲自率领出城列阵的便就是飞鱼兵,但只有全部兵力的一半,差不多一千人左右。分成四个方阵,左右翼各两百五十人,中间两个方阵共五百人形成突前的中军,阵形也是中规中矩,稍稍有点特别之处,就是每一个方阵的第三四排后面,跟着的是经过西军改良之后的旋风炮,还有已经是流求火器所革新之后的第六代行军炮。

 这第六代行军炮,由于铸铁技术的进步,炮身重量已经降低到了一千斤以下,结合新研制的炮车,完全适应常规地面的战场移动。

 当然,眼下这种行军炮的产量不足,秦刚此战也只带来了四门,全部部署在了中军,两翼便都以发射石弹的旋风炮来充实远程打击力量。

 李乾明这里早就列好了阵,由于自身兵力占优,他便不慌不忙地看着宋军布阵,对于三四排之后那些车子,火炮车上因为覆盖了蕃布看不明白,但那些旋风炮的外形却是与他们同样打制出来的投石机非常类似,但过于小巧的体型却让他不由地发笑了:“宋军怎么推这些小玩意出来?过家家吗?把我们的投石机推上去!”

 一声令下,交趾军打造的投石机也从后军中推到了最前面一排,他们学会的便就是大宋地方军队里常用的旧式投石机,模样很是笨重,看起来虽然极能唬人,但实际发射能够致命的石弹最大距离却只有八十步左右。

 而此时,双方军阵的最前面相隔一百步。

 见此情况,赵驷一挥手,第三四排的火炮与旋风炮同样也推到了最前沿。

 并没有到达正常认知的射击距离,所以交趾的军官并没有行动,意想等宋兵继续前进。

 谁知,除了正中间的四辆小车上面掀开了蕃布,露出了非常奇怪的黑色圆柱,以及两边的士兵忙些更是奇奇怪怪的事情。在阵形两侧的那些小巧投石车旁的士兵们忙碌的事情,却都是他们所看得懂的——他们已经开始发射准备了。

 “一百步的距离就可以投射了吗?”交趾的军官们有点不愿意相信。

 随即,空中便开始出现了呼啸而来的石弹,仅第一轮射击,就有四五颗石弹准确地击中了交趾军第一排的投石机与士兵,立即砸坏了一台机子以及好几名士兵。

 紧接着,有了这轮参考,调整后的宋军投石机将数以百计的石弹更加准确地抛射过来。顿时,石弹击中机身的“咵咵”声以及击中士兵的惨叫声不绝于耳,转眼间,交趾军就损失了三成的投石机。

 “反击!发射!发射!”李乾明所站的地方虽然不会被石弹射到,但是他仍然惊恐地后退了好多步,并慌忙命令投石机立即反击。

 手忙脚乱的交趾兵冒着不时地划空而来的石弹,勉强地开始了反击,也发射出了自己的石弹,但是非常可惜的是,他们的士兵即使是使出了最大的拉绳力气,抛出去的石弹的最远落地点,依旧是在宋军阵地之前的十五步以外。

 战场变成了一边倒的形势,石弹如雨。但是在这一边,交趾的投石机正一台一台地陆续被砸中砸倒,不时地还有交趾的投石兵被石弹砸中而亡。而另一边,勉强从交趾阵地抛出来的石弹,却只能毫无作用地抛射至距离宋兵依旧还有一段距离的阵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