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一 战船

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正文卷二九一战船出了幽州后,这一带都可以称为北地了。

 汝乘县,幽州与北地相接的一座县城。

 汝乘县境内的一座高山上,贴木儿翻身下马,旁边的亲兵给贴木儿递过去了一个婴儿手臂粗的木制圆筒。

 这圆筒名叫“千里镜”,是西域那边的新奇玩意。

 持此物,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而且看得还比较清晰。

 当然,这“千里镜”并不代表它真能看到千里外的地方,纯粹是商家为了卖得好,取得一个好听的名字。

 贴木儿手持千里镜,望着远处的大好河山,不由的感慨一句:“看来那群宋人说的是真的,几百年前打得我们被迫远离故土的大宋,如今真成了一只病虎。”

 当年大宋的太祖皇帝,给他们的影响太过深刻了,简直是被打出阴影来了,后来金夏又学习大宋的文化,使得金夏的每一个百姓,都对大宋很是向往与崇拜。

 贴木尔很小的时候,也是如此,所以现在十几天,就一路南下,从应城横跨到大汝乘县时,这种如入无人之地的感受,才特别让他感慨。

 “我们可以回去向可汗禀告了,数百年前的仇恨,如今终于可以报了。”贴木尔把千里镜递给属下,旋即翻身下马,深深的看了一眼这大好河山后,道:“我还会再回来的。”

 说完,调转马头,一夹马肚,离开了此地。

 大宋并不是病虎。

 现在在贴木尔的眼里,它是一只肥羊。

 大宋富足,从金夏开始学习大宋的文化时,这个词,就深深的刻进了金夏每个人的骨子里。

 对于金夏来说。

 现在的大宋,就等同于守着金山的一名即将濒死的病人,等待着金夏的掠夺。

 ……

 时间来到五月份。

 麟州。

 一叶扁舟悄然靠岸,此处便是天江,沿江一路而上,就是江东。

 如今,正是造船厂竣工的时候,陈墨从虞州远赴而来,前来考察。

 绿意盎然的杨柳丛中,柳枝缝隙之间,透过许多盛夏的斑斑点点,陈墨、南宫闻、左良伦还有造船厂的总共黄有平等人说说笑笑走了出来。

 “若是有足够的金钱支撑,属下保证不出三个月,现在是五月四日,也就是八月四日之前,造船厂便能造出第一艘战船。”黄有平道。

 黄有平也是川海人,祖祖辈辈都是造船的,手艺极好,为了拉拢他,南宫家让他做了南宫家的姑爷。

 陈墨对这方面不是太懂,直接问这船是大船还是小船,能运多少人。

 “回侯爷,是大船,可以承受得住海上的风浪,此船预估是32个船舱,可载重3300石,每船应配水手、船工70余人,水兵160余人。”黄有平道。

 陈墨点了点头,旋即又问:“黄总工,那建造这样一艘战船,总计需要多少钱?”

 说这话的时候,陈墨还屏气凝神了一会。

 若是他没记错的话,他未穿越前,在网上看过这样一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