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言名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一章 语出惊人(第2页)

    乌氏倮闻言应道:“回陛下,臣的很多牛羊都是从草原上交易而来,有些是跟匈奴人,有些是跟胡人,但都是严格控制交易数量,既能完成交易,又不会使匈奴和胡人囤积过多诸如盐布的物资。”

    “嗯。”我称赞道:“这一点你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到的,起码从年初与匈奴和胡人的作战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确没有过多的战略物资。”

    “陛下英明。”乌氏倮拱了拱手:“始皇帝二十六年,大秦刚刚统一天下,还没来得及打击匈奴,彼时北地边患非常严重。当时皇帝亦不允许与草原上的部落通商,他们完全获取不到必需的盐、布,所以拼命进攻大秦。”

    “皇帝在与臣交谈时,曾对此颇为忧虑。臣久在乌氏戎部生活,对草原部落稍有了解。每次他们劫掠都是通过没有长城的地方南下,加上北地无重兵,臣便向陛下献了一计,那便是先派兵守住现有长城,再联通赵、燕、秦三国的长城以为一体,如此可抵御草原部落的侵扰。”

    “你说什么?联通长城、北击匈奴的提议是你提出来的?”我大为震惊。

    《史记》有载:因为三十二年卢生的“亡秦者胡也”,嬴政便下令“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同时让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北击匈奴,怎么可能是乌氏倮提出来的提议?而且如果嬴政采纳了他的建议,又何须从二十六年等到三十二年,经过整整六年才出兵匈奴?难道真的就因为那句无稽之谈?

    乌氏倮一愣,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激动,连忙道:“回陛下,千真万确!”

    我仔细想了想,停修长城的时候我还真没问过长城从什么时候开始修的,也没问过蒙恬他是什么时候去北地的,如果乌氏倮说的是真的,那太史公可开了个大玩笑!

    “你继续说!”我连忙催促道。

    乌氏倮看我这么重视,语速稍微快了点:“皇帝听后大喜,认为如今天下已经平定,匈奴却屡屡进犯边关,屠戮百姓,为天下黔首计,必须尽快平定北患。于是便立刻令蒙恬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前往北地,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随后设置九原郡、河南地四十四县,徙徒实之,直至今日。”

    “这也是皇帝为什么给予臣一介卑贱商贾以比封君最重要的原因,另外则是臣的牲畜可以帮助大秦的农耕发展。说回与草原部落通商,当时也是为了延缓匈奴南下的脚步,他们只要活得下去,自然不愿意拿性命来侵扰大秦。后来则慢慢演变成了替大秦边军刺探军情。”

    听完乌氏倮的话,我已经陷入了沉思。

    如果按照他说的,那太史公在《史记》中关于嬴政修筑长城、北击匈奴的表述岂不是胡扯?我感觉不寒而栗,那可是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正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