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言名 作品

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礼仪之三:立后(第2页)

    因为觉得李诗云的年纪太小,再加上对政治联姻还有点膈应,我便借口朝政事情太多,睡在了四海殿,只留李诗云独守元安宫。

    不同于我的烦躁、李诗云的忧郁,朝中上下对此事可谓欢天喜地。

    对于李斯而言,直到此时他才彻底放下了对李家的担忧,终于能睡个好觉;对于嬴武而言,他的任务完成了,终究皇后还是与我门当户对;对于其他人来说,皇后既立,他们今后有奔头了,只要皇后诞下皇子,起码不用担心皇帝万一出了什么事,帝国骤然山崩。

    我则一心扑在准备出巡的事情上,现在已是十二月,关中内外已经开始飘雪,再有两个月便是春暖花开,所以将出巡时间定在了二月初。

    除此之外便是科考一事。

    ————

    咸阳殿,朝会。

    “叔孙通,科考的事情开始筹备了吗?”因为今年是第一年科考,加上有三个大礼仪进行,实在是没时间组织科考,我便将时间推迟在了明年秋季。

    叔孙通立刻起身拱手道:“回陛下,臣正想奏请陛下,是否要修建科考考场?”

    我摆摆手:“不必。科考三年一次,若是单独修建考场耗费甚大。将考场便定在百家学宫内,即可使各地学子瞻仰大秦图书馆内浩如烟海的书籍,又可节省钱粮。”

    现在我一听要花钱就头疼,打仗、修城、补贴修路、子弹……都是吞金兽,即便朝廷的税收相比嬴政在世的时候增加了四分之一,可也经不起这么造,所以能省省就省省吧……

    新城已经开始动工,冯劫的招标进行的不怎么样,真正有实力的商人明面上只有个乌氏牧,自从受了比封君之后,他倒是积极响应。可其他的商人要么不敢显露家财,要么根本就没这个实力,所以最后只能一部分朝廷自己制造,一部分“承包”给了乌氏牧。

    只能待新城卓有成效后再说,前期只建规划好的坊市和住宅,真正的标志性工程现在不宜大兴土木,到时候再想办法。

    叔孙通赞同道:“陛下英明!臣立即着手去办。”

    ————

    过了一个月,良知道了我不去李诗云那的事,于是直接派人把嬴武抬到了万安宫,又派人将我叫了过去。

    万安宫。

    嬴武和良都紧皱眉头看着我,气氛有些沉重。

    我实在受不了了,无奈开口道:“母后、宗正,非是我不去,实在是政事繁忙!”

    良拿出了太后的气势,皱眉道:“我可是听说你以前往巴夫人那里跑的勤快着呢,怎么皇后一进宫就忙得连四海殿到元安宫几步路都离不开了?”

    我撇撇嘴,跟桃夭那是培养出来的感情,岂是这种政治联姻可比的!

    嬴武也开口劝谏道:“陛下,如此不可啊。且不说陛下要尽快诞下皇子一事,这件事还没传出去,若是传出去了,其他人怎么想老臣不担心,可右丞相若是知道了,岂不会君臣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