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言名 作品

第三百二十五章 消失的舰队(第2页)

    我轻轻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南石有种特别的信任感,或许是因为他在赵陀身边十余年仍然对皇帝忠心耿耿吧——也许说对大秦忠心更合适,毕竟任嚣叛乱时嬴政已经死了。

    章邯也没再多说什么,起身一礼:“臣这就去安排。”

    “对了。”我叫住章邯:“此事不要声张。”

    章邯瞬间明了:“臣明白!”

    章邯走后我让赵善本把地图拿了过来。

    对着地图研究了半天,自语道:“离开的时候是冬春之际,难道是洋流?还是季风?……”

    ——————

    随后的日子里我基本上都泡在将作府。

    豫进的蒸汽机虽然不尽如人意,不过还是让我看到了一些希望,想想马拉火车这种事都觉得滑稽,如果能造出蒸汽机的话那绝对是革命性的突破!

    豫进探亲回来后将自己的家人全都带到了咸阳,令人欣慰的是他的妻子还活着。

    回来后立刻就投入了工作,他和铁吾想出来的轧制钢材的办法果然奏效,虽然慢了点,不过结构强度能达到大福船的要求。

    我立刻下令加紧轧制钢材的研制,消失的五艘战舰不管去了哪里,我最担心的逃海已经有了苗头。

    逃多少人我并不在乎,大秦的日新月异是看得见的,明智的人仍然是绝大多数。

    只是要防止那些逃出去的人成为海盗,海盗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旦成势很难彻底解决他们。

    所以建造更先进的战舰迫在眉睫,只有拥有绝对优势的战舰才能不惧这些潜在的风险。

    另一方面,热武坊。

    青铜炮的威力早已得到验证,但因为射程远、威力大的大炮体积太过夸张,所以只建造了四门。

    周启看我对大炮比较满意,恭敬道:“陛下,这四门大炮如何安排?”

    我挥挥手:“去找豫进,让他安排大型器械将这四门大炮装到新城四座箭楼上去。”

    以箭楼的高度视野,这四门大炮的交叉火力足可以保新城无虞,比旧城的城墙好用多了。

    “今后你们就不要在造炮上多耗时间了。”我吩咐道:“主要有三件事。第一,继续改进火枪,争取早日造出膛线枪;第二,将炸弹做得更可控、更轻便;第三,想办法实现大炮的即造即用。”

    周启闻言有些迷茫:“陛下,这前两件事没有问题,大炮即造即用是什么意思?”

    “大炮的主要问题是运输不便,朕想实现在哪里攻城在哪里现铸!”

    热武坊的人都被我的想法惊呆了,这么大的东西随用随造?

    看他们的表情我笑道:“朕只是个想法,能不能实现要靠你们钻研,朕相信你们!”

    留下一句话我就带着孟合走了,只剩下一群人在风中凌乱。

    原理上是可以实现的,至于能不能实现就看他们的聪明才智了。

    攻坚战通常会留有充足的时间,我觉得这不是什么难事,当年穆罕默德二世围攻君士坦丁堡的乌尔班巨炮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