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言名 作品

第四百九十三章(终章) 天祚大秦!

李由小心翼翼道:“陛下,从供词上似乎看不出来与两人有关?”

我沉声道:“两人的罪证已经确凿,你们不必知道其他的,只说怎么办吧。”

冯劫没有急着回话,却是轻声道:“臣听说御史大夫遇刺,不知无碍否?”

我抬眼看着他,道:“腿伤了,性命无虞。”

“刺客抓到了吗?”

“当场自杀了。问这做什么?”

“呵呵……”

冯劫笑了笑:“臣与御史大夫同朝为官,理当关切一下。”

我没接话。

冯劫沉吟道:“既然此案已结,起码威远关以东不必担忧,而今威远关以西只能依靠秦南洋送过去的消息,要等大军开赴高附,恐怕只能等明年开春雪化。只是,臣有个疑问,为什么韩信要着急进攻安息?难道是想在那里自立?恐怕不容易吧。”

我嗯了一声:“与朕想的一样,朕也百思不得其解。”

两人沉默了,现在这种形势,咸阳的确做不了什么。

往北、往南都更加寒冷,道路也更加崎岖,不可能绕过幼泽。

看他们没什么主意,我摆了摆手,叹道:“罢了,如今只有静观其变,十二月二十,再有两个月就能知晓真相了。”

两个月后,春暖解冻,到时候所有的迷雾都能揭晓。

两人不再多言,躬身退了出去。

时间缓慢过去。

期间巴灵来了一趟章台宫,本来是来兴师问罪的,可看到我愁眉不展、脸色阴沉,关切了两句就跑了。

张良命人在府中搭建了一座高台,于是整个咸阳都知道,御史大夫好像是疯了,大冬天的坐在那么高的高台之上,只是怔怔地盯着来往的百姓,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

一月中,张良被人抬进宫,说了一句:“臣以后只是张良。”

回去后就命人拆了高台,每日乘坐肩舆到章台宫处理政事。

二月初,敦煌传来消息,冰雪终于消融,章邯率领的大军开始向高附开拔。

我立刻下令派人去追司马砺,只希望一切来得及。

半个月后,王劲的奏报紧跟着来了。

章台后殿。

张良依旧不能走路,冯劫和李由似乎听说了一些风声,对张良的态度大为改观。

我将王劲的奏报给他们三人传阅。

“韩信的确是世所罕见的帅才!”

冯劫惊讶道:“韩信竟然已经灭了安息,而且与罗马与夹击灭了塞琉古!”

李由更是震惊不已:“韩信与卢基乌斯和大西庇阿再度爆发战争,又击败了卢基乌斯,大西庇阿仓皇逃向埃及,韩信挥师远征至拜占庭!攻灭索芬尼王国、本都王国等十三个国家!这……这怎么可能?”

张良虽然早有预料韩信会反,却没料到短短半年的时间,韩信竟然连灭十五个国家,而且将大西庇阿打得仓皇而逃,这是何种天才将领!

“若是一般人,恐怕只是接收这些国家也要用半年的时间吧?!”

我沉声道:“两人谋反证据确凿,又拥有如此广袤的土地,这场仗恐怕要损耗甚大。”

三人抬起头看向我。

冯劫小心翼翼道:“陛下认为将兵可以顺利平定叛乱?”

我点了点头:“他们挡不住章邯的。”

三人不知道我的自信来源于哪里。

李由分析道:“以臣对韩信的了解,恐怕他会用武力强迫那些国家的人组成番军,然后用番军消耗我军,又有司马砺给他出谋划策,或许……”

李由没再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了。

我微笑道:“空军听说过吗?”

“啊……”

我起身道:“随朕去看看这大秦的天下!”

四人乘坐马车到了将作府,豫进已经从朝邑营回来了。

见到我们四人,豫进惊讶不已。

“参见陛下!”

我微笑道:“这里还有热气球吧?”

豫进点了点头:“有十个。”

“拿一个出来,朕要亲自乘坐。”

冯劫三人对视了一眼:什么是热气球?

豫进有些惶恐:“陛下,这……”

“怎么?对自己的热气球没信心?”

豫进迟疑道:“这倒不是,只是……”

我摆了摆手,淡淡道:“不要再多说了,去准备吧。”

豫进拱了拱手,转身去了。

“陛下,什么是热气球?”

我微笑道:“总说看看这大秦天下,可也只在高台之上,抑或地图之上看到过,却从来没有人能俯瞰这大秦盛世!今日,朕就带你们到天上去看看!”

三人瞪大了眼睛,随即抬头看了一眼碧空如洗的天空,自古以来,飞天都对人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力,但从来没有人成功过。

以至于提到上天,人们就下意识联想到死,这可不是什么吉祥的话。

不待三人多想,很快豫进将热气球拖了出来,指挥人添加燃料。

看到慢慢升起的大球,三人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就这东西,能飞天?”

我伸手做了个请的动作:“三位,上去吧?”

三人有些害怕,到了他们这个地位,已经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假辞色,可第一次见到这东西,还是不免心中打鼓。

见他们三人迟疑,我径直走了上去。

三人见我都上去了,也不再犹豫,跟着踏了进去。

豫进亲自掌控热气球,随着风口逐渐增大,热气球开始飘离地面。

三人死死地抓着扶手,一动不敢动。

直到热气球升过屋顶,整个咸阳城的宏伟展现在五人眼前。

眼前如同猛虎俯卧的是气势磅礴的章台宫,北面有极庙、咸阳旧城,咸阳宫居于正中,虽然没有章台宫宏伟,依旧威严庄重,往南是改阿房宫而成的历代天子庙,往东是人声鼎沸的关洛铁路,旁边正在修建的大秦商贸初见雏形。

草长莺飞,柳树已经抽出嫩芽,处处都是新绿,有早开的桃花点缀在城中各处,与宽敞整洁的道路、屋舍交相辉映,波光粼粼的渭河穿城而过,如同系在咸阳城上的青绿色玉带。

来往的百姓无不洋溢着笑容,既有秦人,也有大月氏人、康居人、罗马人、埃及人,身穿大秦的丝绸、手拿大秦的瓷器、口言大秦的雅言。

冯劫看着眼前的景象,慢慢忘记了自己身处高空,感叹道:“也只有我大秦能兴建如此雄伟的城池!”

张良强撑着探起身子,附和道:“真乃千古奇观!”

李由极目远眺:“陛下,臣看到后宫了。”

……

四人齐刷刷地看向李由,李由瞬间脸红:“臣的意思是,能不能看到皇后……”

“快看,那是什么?”

终于有百姓看到了飘在天上的热气球。

“不会是天降神迹吧?快,快叩拜!”

“不对,那人穿的是……皇帝的黑袍!”

“是陛下!”

“是冯中书、李相,还有御史大夫!”

众人开始欢呼起来:“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此起彼伏的声音响彻咸阳!

我一扫这半年来积郁在心头的阴霾,大喊道:“大秦万年!”

冯劫三人不再拘谨,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吼道:“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我眼前慢慢浮现出了许多人的身影!

嬴政、嬴武、冯去疾、李斯、刑中、刘邦、项羽、冒顿、白掷、赵佗、扎鲁特……

无论是为大秦夙夜忧劳、鞠躬尽瘁的人,还是谋逆作乱、英雄气短的人。

他们不在了,但,大秦万年!

我转头看了看冯劫、李由、张良,似乎也看到了李诗云、蒙恬、蒙毅、王劲、景祝、吴剑、封踏、桃夭、巴灵、嬴兰、韩信、司马砺……

无论是在我身边共辅大秦、宵旰忧勤的人,还是磨刀霍霍、阴谋反叛的人。

他们还在,依旧,大秦万年!

天祚大秦,万世永安!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