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李伟 作品

第344章 肯定不是李伟


 次日,汤和便整理军队,与李伟的人马一起起程回大宰府了。

 在这一路上,不断的有零散的倭人袭扰他们,不过都被轻松消灭。

 两天后,大军终于回到了大宰府,镇守在此的江龙立刻带人迎了出来。

 “侯爷,大将军!”

 江龙分别向诸人拱手见礼,不过却将李伟放在了前面,汤和也没计较。

 李伟开口问道:“城中现在怎么样了?”

 “回禀侯爷,我等谨遵您的命令,并未进城清剿,这几天有部分倭人突围而出,不过也被咱们打死了不少,城中现在应该还剩下一万多倭人兵马。”

 “嗯。”

 李伟点了点头,随后看向汤和等人,笑道:“现在咱们大军齐至,可以好好收拾这城中这些倭人了!”

 众人闻言都是露出轻松的笑容。

 城中这些人现在就是瓮中之鳖,是随时可以收割的军功。

 众人笑过,胡海迟疑了一下,厚着脸皮请求道:“要不,城中这些人就让我们来解决吧,你们来回奔波也都辛苦了,而且火器在城中作战也不方便。”

 盛勇等人闻言,都是眼前一亮,目光期待的注视着李伟。

 其实胡海这个请求相当于是想抢现成的军功,盛勇等人与李伟关系算不上好,不会厚着脸皮开这个口,但是心里还是很期望李伟给他们这个机会的。

 毕竟这次浮桥之战他们损失惨重,几乎没捞到什么功劳,若是城中这些人让他们来收割,也算没白来一趟。

 李伟瞧了瞧众人,轻笑道:“行,那城中这些倭人就有劳诸位了!”

 胡海和盛勇等人闻言,顿时惊喜不已。

 “多谢江都侯!”

 “多将李将军……”

 众人纷纷开口称谢,心里更是充满感激。

 李伟笑着颔首回应。

 其实他把这份军功让出来也是有点想补偿这些人的意思,而且胡海说的也不错,城中道路狭窄,不利于火器的发挥,把这事让给他们正好也能减轻自己手下的伤亡。

 李伟自己都同意了,汤和自然不会多说什么,胡海和盛勇等人兴冲冲的点齐人马就涌进了城中,开始清剿这些还未突围出去的倭人。

 “大将军请。”

 李伟抬手,邀汤和一起跟在胡海等人后面进城。

 汤和也不摆架子,抬手示意他一起并肩进城。

 两人慢步而行,前方不远处则是处处喊杀之声,胡海等人前面一仗打得憋屈,现在更是抱着一种报仇雪恨的心情,对这些倭人毫不手软,能砍死的绝不留活口。

 随着两人走过的地方,街巷都逐渐平静了下来,一些手无寸铁的倭人从门缝里观望,丝毫不敢露头。

 半天的时间,胡海等人就将这些倭人清剿干净,城中的厮杀声终于平息下来,大宰府彻底被明军占领!

 大宰府是倭国与世界连接的西都,数百年来,大宰府经历了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幕府时代,到现在的南北朝,期间无数次易手,有时归降幕府,有时效忠天皇,有时被九州本地贵族掌控。

 但此时,这个西都却第一次被外敌所占!

 这是九州当地大名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在撤退之后,少二普腾等人一边重新组织大军,不断的骚扰大宰府,一边派人向幕府报信。

 与此同时,明军这里也一边征讨周边的势力,一边遣人向京师报捷。

 大明京师,曹国公府。

 李文忠的正妻趴在床边痛哭,他的长子李景隆也和两个弟弟跪在床前抹泪,而床上的李文忠已经没了声息。

 淮安侯华中带着四五个医官司站在后面心情忐忑。

 前段时间李文忠生病,朱元璋命他带医官负责医治,结果治了这么长时间,不但没治好,反而把人治死了!

 “怎么会这样?”

 华中向几个医官问道。

 这几个医官也是心中惴惴:“侯爷,我等已经尽力了啊,只是国公爷他病情严重,我们也无能为力。”

 “废物!”

 华中怒斥。

 众医官纷纷低头,不敢言语。

 正在这时,外面突然一阵嘈杂,随着“陛下圣安”的行礼声,朱元璋匆匆走了进来。

 华中等人连忙行礼拜见,李文忠的妻妾儿女也都转过身来带着哭腔行礼拜见。

 朱元璋见到屋内的场景,也立即顿住脚步:“保儿他……他怎么了?”

 “陛下,文忠他去了!”

 李文忠的正妻哭道。

 朱元璋心中猛的一沉,一阵强烈的悲痛涌上心头。

 虽然李文忠许多地方不顺他的意,但他还是很疼爱这个外甥的,毕竟这是他老朱家为数不多的亲人了!

 “怎么会这样?”朱元璋眼眶微红,说着猛的转向华中等人,怒喝:“咱让你们给保儿瞧病,你是怎么瞧的?”

 华中和那些医官浑身一

颤,连忙跪倒。

 “陛下,臣无能,医治不力,请陛恕罪!”华中低头颤声道。

 “是无能还是故意拖延病情?!”朱元璋怒目圆睁。

 从皇孙离世起,他的疑心就更重了,李文忠现在才四十多岁,就这么突然病逝了,他如何能不起疑!

 华中闻言瞬间脸色煞白,惊恐的抬头解释:“不不,臣真的尽力了啊,陛下可以问这些医官!”

 “哼,咱看你们就是一伙的,来人!把他们都给咱打入大牢,严加审讯!”

 朱元璋根本不听他的解释,立刻命人将他连同这些医官一同拿下,任他如何喊冤也于事无补。

 处理了这些人,朱元璋看着床上已无声息的李文忠,不禁悲恸难忍,李文忠的妻妾儿女更是一阵恸哭流涕。

 曹国公府哀声一片,平静了没多久的京师再次掀起了波澜。

 华中的侯爵是袭封的,他的父亲华云龙也是最早追随朱元璋的淮西旧将之一,华中被下狱后,立即就有许多淮西勋贵联名上奏求情。

 乾清宫,孤灯下,朱元璋心中的悲痛还未稍减,便看到了这些勋贵求情的奏书。

 “保儿对你们情深义重,现在他死了你们不但不知伤感,还口口声声的为这个华中求情,混账东西!”

 朱元璋猛的甩手将这些奏书全都扫落在地,暴怒的大吼,扫落的奏书还怒气难消,不停的来回踱步,边边痛骂:

 “悖逆将帅,不法乱臣,统统该杀……”

 痛骂了好长一阵,朱元璋才喘着粗气停了下来,眼神中闪烁着寒光。

 李文忠是他为数不多可以信任的人之一,虽然这个外甥看不清形势,有时还会被有心人利用,但真到了必要的时候,肯定还是会忠于他的。

 现在皇子还未长成,他又失去了一个得力的亲人,一时间他更是警觉性大增。

 想到这里,他就不禁想起了远征倭国的李伟。

 “也不知道这小子现在打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