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摄政王 作品

第28章 本将自有打算(第2页)

  当时蒙古骑兵,每个士兵配备两张弓,一张供马下用,另一张准确度较高的供马上用。

  箭分长、中、短三种。

  那种分量重、射程近的箭是专为射穿盔甲而设计的。每个人都带有备用的弓弦、蜡和针线以供修理装备。

  这些装备都装在一个专用的皮囊内,渡河时可以充气。

  手中笔久久未落下,赵术心知肚明,这些都是其次,真正意义上,蒙古铁骑横行霸道,是因为战术的改变。

  如今的骑兵战术从思想上没有脱离传统的集团作战和步步为营的推进作战模式,只能算是传统大军的一支突击力量。

  在蒙古骑兵崛起后,骑兵彻底成为军队的主流,在当时比较有名的便是鸦兵撒星阵。

  骑兵在运动中遇敌时用此阵,三三、五五互为掩护,不会让敌人包围歼灭,能充分发挥骑兵机动迅速,进退攻战非常及时。

  这是是非常灵活的一种战术。

  只不过,对于他而言作用不大,他只是一个五百主,不是秦军骑兵主将。

  心中念头不断地生出,最后赵术将目光放在了其中一种战术之上。

  骑队围突战术。

  这是一种攻击敌阵的战术,选准一个敌阵位置,以一支骑兵纵队冲击敌阵。

  如敌阵松动,则不论骑队有多少兵力,长驱直入实施穿插,敌人虽有庞大兵力,也支撑不了。

  如一次冲击未果,会组织多支骑兵进行多次冲击。找出敌人薄弱点,一击成功!

  若是这种骑兵突围战术,再配合闪击战,便可以将骑兵的机动性发挥到极致。

  这种战术,哪怕是只有五百人,也可以使用。

  当然了,赵术也清楚,想要推行这种战术,就要求麾下的骑兵,必须是一支绝对的精锐。

  而且还要指挥的人,能够对于大军做到如臂使指。

  今日他麾下的五百骑兵,他也看到了,连骑马都不会的士卒比比皆是,想要完成这一战术根本不可能。

  最重要的是,没有骑兵三件套,想要一支骑兵成长起来,太难了,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打磨,人与马的信任。

  “唉!”

  想到这里,赵术忍不住长叹一声,不能用骑兵三件套,就只能用疯狂的训练来弥补这一点。

  当然了,还有一点那便是战争,在战争中一支骑兵最容易成型,若是学不会,就会被战争的洪流所吞噬。

  幕府。

  中军司马返回,朝着杨端和,道:“将军,末将已经将赵术安排好了,只是让一个从未接触过骑兵的五百主去掌控一支大半是新兵的骑兵,只怕很难。”

  这一刻,就算是中军司马心下也是担忧,他心里清楚,一旦王翦亦或者咸阳的命令传达下来,战争将会拉开帷幕。

  在这之前,若是赵术麾下骑兵形不成战斗力,一旦遇到战争就只有死亡。

  甚至于会影响到战局的发展。

  他想不通为何杨端和会下达这样的命令。

  瞥了一眼中军司马,杨端和沉声,道:“本将自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