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2页)

 淮西勋贵虽然不会让李善长谋反,但是、如果淮西勋贵一家独大,到时候大明危矣,一个个会盘剥压榨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强硬吞并土地。

 这些是朱元璋不愿看到的。

 也是李善长精明之处。

 朱轩继续说道:“姚广孝去负责招安,也并非没有名头,他是天界寺的和尚,本就是官僧,天界寺管理天下寺庙,外国的国王或者使臣都需要去天界寺学习朝仪,才能拜见洪武爷,足以见得,天界寺在洪武爷心里的分量。”

 “加上洪武爷早年当过和尚这层关系,派姚广孝去招安,那些人也能感受到洪武爷的诚意。”

 “不是我吹,李善长虽然有智慧有谋略,抛去他地主身份,又是淮西一脉的人,李善长还真斗不过姚广孝。”

 “如果当年姚广孝在张士诚或者陈友谅的阵营,鹿死谁手还不一定,结局未必是洪武爷获胜。”

 嘶!

 朱元璋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惊诧道:“大孙、你是不是太高看姚广孝了,要知道当年帮洪武爷出谋划策的,可不止李善长,还有刘伯温呢。”

 “刘伯温的才华比之李善长还要胜上一筹,如果不是刘伯温一开始瞧不上泥腿子出生的洪武爷,洪武爷多次邀请他才勉强应召,他早就是国公爷了,也不会只封他一个——诚意伯。”

 提起刘伯温,朱轩露出遗憾之色,他很想见见这个后人口中的神人。

 只可惜、他穿越的时间不对,刘伯温早在洪武八年就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