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第2页)

 李善长指着几个池子说道:“这不就是发酵池吗?”

 “谁跟你说这是发酵池的?”刘三吾撇撇嘴:“发酵池的味道那么大,小少爷怎么可能修建在这里。”

 “木浆发酵池都修建在山脚那边,距离村子有一里地呢,发酵池那边发酵好的木浆,也会经过多次过滤才会运到这里来,进行接下来的工序。”

 李善长仔细一瞧,好像还真是这样,在院子里面并没有看到制作木浆的材料。

 “我看这些滚轮都是自己在转动,好像没有人去推动啊,也没看到驴子拉动。”

 说起这个,刘三吾更是嘚瑟起来:“这叫工业化生产,院子外面有一条小河,河边修建了一个水车,是通过水流带动水车,然后带动这些滚轮的。”

 “水磨坊!”李善长惊呼出声。

 水磨坊在很早就出现了,李善长所知道的有关水磨坊的记载,是在唐朝。

 从唐朝到现在,经历好几个朝代,千年时光,大家只会沿用水磨坊用来碾碎粮食,可却没人想到过把水磨坊的技术延伸向别的领域。

 刘三吾点点头:“没错、就是水磨坊的原理,小少爷说,这叫水力,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水力是最节约成本的。”

 “除了水力、还有火力,风力……”

 “水力、火力?风力……”李善长睁大了眼睛,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作为读书人特别喜欢在同僚身边显摆,以显示自己的学问,刘三吾也不能免俗。

 他背着双手,一副严师一样的说道:“知道什么是水力、什么是火力、什么是风力……吗?”

 李善长如同小学生一样,不确定的说道:“如果老夫说的没错的,通过河水的力推动水车就是水力,至于火力和风力……老夫想不出是怎么运用。”

 刘三吾赞许的点点头:“水流推

动水车,确实是水力的表现,也叫动力。”

 “火力很少会直接使用,基本都是通过媒介产生的动力,比如热滚轮里面的蒸汽,只要火力够猛,水蒸汽一样能带动这些滚轮运转的,工部里所制造的火牛就是这个原理。”

 “至于风力,按照小少爷所说的,如果把水车进行改良,变成几个巨型扇叶,然后把它用柱子竖在高空,当风大的时候就能吹动巨型扇叶,那么、效果是不是就跟水车一样了?”

 嘶!!!

 李善长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皇长孙连这都能想到,简直就是天才中的妖孽。

 刘三吾继续说道:“当然、也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运用风力,应天这边就不太适合,因为这边一年四季的风都比较柔和。”

 “反观北边的草原,那边风大,就风力资源就很丰富。”

 李善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草原上的气候他还是知道的,那么也就是说,如果占领了草原,也能建工坊。

 同时、他也知道了煤炭的重要性,以往煤炭只能用来冶炼铁矿铜矿,或者生火造饭。

 现在看来,煤炭还有更多的用途,绝对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