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第2页)

 比起庞大的孔氏,他了这些士族又算个什么寄吧玩意。

 在朱元璋的劝说下,百姓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他们真想多看一眼大明陛下,哪怕隔得远看不清楚,有想多瞻仰几眼。

 朱元璋目送百姓们离开后,这才下了城楼,带着冯胜和李善长回到乾清宫。

 此时洪武门外的上万读书人,一个个失魂落魄的起身,捂着皮燕子一瘸一拐的离开。

 他们的脑袋现在还嗡嗡的,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只是来反对官绅一体纳粮,怎么就把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衍圣公一门,叫这么没了。

 这可是孔圣人的后裔啊!

 至于孔言昌马上就会被拖去刑场斩首示众,他们已经无心关心了。

 他们现在对孔言昌只有怨恨,若非孔言昌干了那么多伤天害理,天怒人怨的事情,又如何会把整个孔氏都牵扯出来。

 乾清宫御书房内,朱元璋坐于书案,冯胜、李善长、朱标三人,则是站在书案前面。

 朱标望着李善长还没来得及换下的衣袍,一看就不是他平时传的便衣,而是大户人家管家的服饰。

 朱标心里暗想:看来李善长也跟着我爹一起出宫了,得找机会问问李善长,他们到底去的什么地方。

 “今日之事、你们有什么看法?”朱元璋开口问道。

 冯胜和朱标连连摇头,朱标百分百支持朱元璋的决定。

 而冯胜呢,他出生农家,并非士族出身,对孔氏

可没那么尊崇。

 李善长思索片刻,迟疑道:“上位、历朝历代之所以支持儒道,是因为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勇、诚、恕、忠、孝、悌。”

 “这思想都是符合统治者利益的,用儒学的思想来约束百姓,百姓不闹事,统治者管理起来也容易。”

 “上位今天废了衍圣公一门,也可以说是废了儒道,以后皇室治理天下恐怕会不利。”

 朱元璋当然知道这些问题:“孔子当初周游列国,处处碰壁,而他创立的儒学,指的只是司仪。”

 “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以‘仁’为思想中心,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才是孔子的儒学,跟如今的儒学教义完全不一样。”

 朱元璋继续说道:“一个国家能不能稳定,在于国家能不能给百姓一个安稳富饶的生活,一味的从百姓中索取,而不能给百姓提供保护的王朝,最终是会被百姓推翻。”

 “从汉朝到如今大明,皇朝更迭,他们难道没有使用儒学治理天下吗?”

 “在咱看来,以变了味的儒学治理天下,是不可取的,无法让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和持久。”

 “正是因为变了味的儒学治国,使得士族凌驾于百姓,他们只知道压榨百姓,侵吞朝廷税收。”

 “这样的朝廷,若是遇到外敌入侵,根本没有承受的能力,你还指望士族会掏钱出来支持吗?”

 “若是他们真能办到,蒙元也不可能侵虐华夏,奴役华夏百姓。”

 “只有百姓都变得富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外敌入侵,都能守住华夏大地,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强国,也是一个能延续更长的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