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陨S 作品

第二百四十四章琅琊诸葛氏(第2页)

 上司犯下叛逆大罪,你让朝廷怎么看他诸葛珪?

 身为下属,哪怕他诸葛珪并没有一起造反,也必然为朝廷所猜忌。

 所以听到张举叛乱的消息后,诸葛珪气得当场口吐鲜血,仰天大呼道:

 诸葛氏数百年之清名,今日尽丧我手,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先祖!

 说罢,诸葛珪昏厥倒地,从此疾病缠身。

 等他醒来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表请罪,称自己不能提前察觉张举的叛逆之心,有罪于社稷,请求朝廷将他免官贬为庶民。

 但当时的朝廷,所有人都在忙着争权夺利,哪有人理他。

 诸葛珪久久不见有诏令下达,心中有些摸不准朝廷的意思。

 难不成朝廷是想等剿灭了张举之后,再一起清算不成?

 我死不足惜,只是可怜三个儿子也横遭连累。

 最重要的是,如果被扣一个从贼的帽子,那诸葛氏两百多年攒下的清誉,也将毁于一旦。

 每念及此,诸葛珪便忧惧交加,夜不能寐,身体每况愈下。

 一直到去年年中,黄巾贼流入泰山,围困奉高。

 诸葛珪只得强撑着病体,率领城中军民一同守城,如此又持续了数月时间,直到去年年末,诸葛珪终于撑不住,就此撒手人寰。

 直到临死之前

,他还叮嘱长子要困守孤城,等待朝廷的援军,倘若能抵御住贼寇,就能洗清嫌疑,使诸葛氏之清名得以保全。

 彼时诸葛玄尚在荆州任职,听到诸葛珪病故的消息后,忍不住放声大哭,又担忧诸葛珪膝下三子无人照料,甚至婉拒了袁术举荐的豫章太守的官职,带领家仆千里赶赴泰山,希望救出诸葛珪的三个儿子,使他不至于香火断绝。

 而袁术感佩诸葛玄之为人,便准许他救出侄儿之后再行上任。

 可彼时的泰山郡,早已为黄巾贼所占领,诸葛玄势单力孤,哪怕有家族的帮助,却连奉高的城门都进不去,更别提接出三个侄儿了。

 但他不愿放弃,一直积极联络各方势力,希望有诸侯能够出兵讨贼。

 只可惜大半年的时间下来,仍是一无所获。

 今日忽然见到有一股大军出现,诸葛玄远远观望,发现并非黄巾军,心中顿时大喜,便赶忙冲过来攀谈,想看看是不是准备讨伐黄巾贼的军队。

 听完诸葛玄的讲述,张辽三人不禁对其肃然起敬。

 “诸葛公高义,我等佩服!”

 诸葛玄苦笑道:“将军说笑了,我自入泰山地界以来,足有大半载时光,却终究没能救出三个侄儿。如今奉高还在贼军围困之中,也不知三个侄儿是死是活。倘若不幸为贼寇所杀……将来九泉之下,我又有何颜面去见兄长。”

 张辽连忙劝道:“诸葛公勿虑,吉人自有天相,三位公子必定安然无恙。实不相瞒,末将此番出兵,正是奉徐州牧钧命,剿除泰山贼寇,最多一两个月的时间,公便能与三位公子团聚!”

 “将军此言当真?”

 听到这话,诸葛玄激动得发抖,原本灰暗的眼神也变得明亮起来。

 “诸葛公若不信,可随军观战。”张辽笑道。

 “好!”诸葛玄重重一点头道,“老夫虽不才,但这大半年的时间下来,却也知晓些贼军的兵力分布情况,愿为向导,为将军引路!”

 闻言,张辽亦是大喜。

 刚才还在为情报问题发愁,现在忽然冒出一个向导,岂不是天助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