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宁靳月 作品

第2170章(第2页)

 他起身迈着大步走了。

 “我也去忙了。”

 “本王去给孙普胜写信,这次派人过去,再给他带些礼物,看能不能拉拢过来。”

 几人相继离开。

 温旭长叹了口气,这反造的可真是可笑。

 他其实心里门清,这根本原因就是盛世造反。

 像元武帝起兵造反是乱世造反,当时是民不聊生,乱世造反是为了活下去,简单说只要有一口吃的就能卖命。

 甚至不给也行,只要你占据大义,振臂高呼就有随者无数。

 盛世造反是为了活的更好,所以必须发钱,这也是他们万不敢重压百姓的缘故,造反的成本更高。

 乱世造反可以四处劫掠没人说什么,反而是加大势力。 、

 盛世造反呢,百姓本来活的好好地,你却要劫掠破坏,你不要别人好活,别人也不会让你好过。

 这就是根本原因。

 难啊!

 难!

 在温旭惆怅之际,董正已经到了宫外,他带着大批军士,直接把人去驱散。

 想要说法,没有!

 只要不缴税,这就是下场!

 总之就一个意思,不缴税就抄家。

 这把人们气的,也让很多人后悔不已,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造反。

 悔之晚矣。

 然后就是无尽的愤怒,我

们跟着你们造反,可你们直接来了一个反手掏?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们大概也明白了,这帮人是想把他们掏空,以壮大自己的势力。

 这钱粮宁可给了朝廷,也不给你们。

 当天,就有数人从南朝请辞,起初造反时为了维持地方稳定,他们把这些人请到朝廷,做了要职,封了爵位。

 现在这些人不干了,你都要对我动刀了,我还干什么?

 影响还在持续扩大,袁家不是普通家族,关系遍布江淮,临安城之外,下辖府县也开始出问题。

 原本是支持南朝的,现在却开始转变了。

 他们都已明白,造反还不如不造反,他们要退出了,可现在已经晚了。

 强行查抄了袁家让董正尝到了甜头。

 钱是真的多,一箱一箱的元大头码的的是整整齐齐,这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董正只信奉一个道理,有钱有粮就有兵,有兵才能立足,才能跟朝廷分庭抗礼。

 他盯上了这些士绅大族,每天摇头尾巴晃带人去收税,敢说一个不字,立马抄家!

 难怪陛下痛恨这些人,几百亩,上千亩,甚至是几万亩地是怎么来的?

 这才是元武十六年。

 这还是陛下如利剑高悬,就到了这种程度。

 抄家肯定是没错的,这些人就该抄。

 在这过程中,还有刘栋辅助,基本是没有疏漏,就算有人愿意缴纳,董正也要想办法让他们吐的更多。

 他没有任何顾忌,仅是几天就把临安城翻了个底朝天,人人自危,诚惶诚恐,这对南朝内部造成的破坏巨大,内部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而在此期间,户部尚书陆大人也开始了他的要务。

 不对,准确的说是朝廷的要务。

 来到临安已有近两个月,他终于开始办陛下交给他清查粮仓的差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