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第2页)

 随着车夫一声鞭响,车队缓缓启动。

 出了雅林居后,不多时便返回了长安城。

 进了城门后,忠顺王合上手中的书稿,浑身舒畅的喘了口气。

 又抬头瞧瞧外头的车水马龙,忽然想到,若是此书问世后,永安帝瞧见了,一定会责怪他不提前让他也瞧瞧。

 对于他这位皇兄的小心眼儿,他可谓是深有体会。

 与其后来被找麻烦,还不如提前让皇帝也看看。

 “且慢回王府,去皇宫”,他朝着外头吩咐道。

 “是,王爷”,赶车的下人回道。

 车队进了天街,径直朝着道路尽头的皇城门而去。

 入了宫后,他也不耽搁,拉着小郡主便来到了乾明殿。

 此时永安帝刚刚用过晚饭,正在随手翻着书打发时间。

 待殿外一声唱名,永安帝放下手中的书,微微抬头。

 都这个时辰,这家伙来干嘛?

 忠顺王拉着小郡主来到后,齐身行礼。

 “臣弟见过皇兄。”

 “芊芊见过皇伯伯。”

 “好,平身吧”,永安帝没理会忠顺王,对着小郡主笑道。

 待落座后,忠顺王取出匣子递给一旁服侍的宫人:“皇兄,此乃贾瓒所写话本,臣弟带来与皇兄过过目。”

 “哦?贾瓒所写,快些呈上来”,永安帝立时便来了精神。

 打开匣子取出话本第一回,看到开篇那首《临江仙》,永安帝不自觉的叹息一声。

 这首诗林如海早就呈给了他。

 正是有此诗在,他才有些害怕贾瓒会突然归隐山林。

 当今天下不太平,他需要倚仗贾瓒的

地方着实太多。

 待看到后面一句“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时,他微微蹙眉。

 讲道理,不会有任何一个皇帝瞧见这话,还会无动于衷的。

 只是大梁政治风气本就开明,再加上此前多个朝代已经应证了这句话,他还不至于会因此责怪贾瓒。

 永安帝是个相当自傲的人,自认为经过了他的一系列改革后,大梁定是能够长治久安。

 即便后人不孝,大梁亡了,存续时间也必定能超过汉唐。

 抛开心中的不快,永安帝继续往下观瞧,一如先前看过此书之人一般,随即便陷了进去。

 这一看便是许久。

 直到小郡主都困了,缩在忠顺王怀中睡着了之时,他这才醒了过来。

 “此书甚妙”,永安帝恋恋不舍的感慨道。

 忠顺王见状,便笑道:“皇兄,臣弟提议则璞将此书刊行天下,则璞已然同意了。”

 “是吗?”,永安帝抬头看了他一眼,缓缓点头:“此乃好事。”

 说着,又敲了敲匣子,对忠顺王道:“这书稿暂时先留在宫里,待朕看完再交由你去刊印。”

 “这……”,忠顺王面露难色。

 他自己都还没看完呢……

 “如何,你有意见?”,永安帝淡然的问道。

 “没有,臣弟并无意见”,忠顺王识趣的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