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寰 作品

第六四二章 奇峰异石


   李凡阳咦了一声,道:“没想到它在几分钟内,出现千变万化来,纵是神仙,又能变出几样来?真是太令人意外了。”

   希来˙瑶雅呵呵笑,道:“这次的运气真是太好了。我辈做神仙的人,运气还真是不一般?我倒是要好好感谢背后的那位大神。”

   李凡阳道:“它这里的景点主要分布在东西两线上。我的意思先走西边,从上到下,然后补票后走东边,一路向上,看完后去江西看庐山?”

   项开明伸出一个拇指,道:“好!那就这样定了。天柱峰已经看了,我们不要去了,从拜岳台一路往下,一直到南大门。”

   几人意念一动,然后振翅落在拜岳台上。

   站在台上,向西南了望,只见群山莽莽,高低起伏,向左右和远方无限伸展而去。而那些大小不一的山峰,怪石嶙峋,但凸出的山石多是与嵖岈山一样相对圆滑的花岗岩。

   南面的长江,从莽莽苍山中蜿蜒穿梭,向东而去。在他们眼前耸立的数十座山峰中,有一座山峰高高突出,如高大的石笋,在薄雾的缭绕下,如擎天柱一般直指蓝天。

   余慧道:“站在这里看周围的景色,还真是不错,周围的美景都尽收眼底了。”

   李凡阳道:“这里就是当年汉武帝的拜岳台。在公元前一0六年,他在这里封天柱山为南岳。自此之后,有五十多位帝皇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这个拜岳台并不高,只有五米多,占地有五百多平米,分为三层。

   最高层为汉武帝拜祭台,气势雄伟;中层是陪同官员的陪祭处,相对开阔;下层是侍卫护卫之地,两尊石雕勇士腰佩长剑,怒目圆睁。

   随后,他们看了“搁笔台”后,去了“天池峰”。

   “天池峰”是他们昨晚在林中住宿的地方,是这里的第二高峰。天池峰顶,峰石一裂为三,由两段石条连在一起。这就是有名的景点“渡仙桥”。峰顶还有一块面积十多平方米的大石。石上有一方一圆二个小池,深只有尺把,不溢也不干,所以称“天池”。

   站在这里面向南看,“飞来峰”在脚下,是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景的好地方。

   陈婉丽特意停下来,回头看了一眼“天柱峰”,道:“听说在这里可以看到‘天柱峰’的佛光,现在不是出太阳了吗?怎么没有?”

   李凡阳一笑,道:“可能时间还早了些?我们看不到,没时间等。”

   然后,他们往东而走,来到了“飞来峰”下的“神秘谷”。

   只见古松擎天,白雾在树间缭绕,如梦似幻。而更让人惊奇的是,那些如虬龙扎根在大石上的小松,将任何一棵放在盆子中,都是一盆绝美的盆景。

   这条“神秘谷”并不长,只有几百米。但各种形态如鹅卵石一样的巨石,胡乱地堆在一起,组成了山崖和溪谷,不时能听到流水潺潺,松鸣鸟唱。小松见缝插针,顽强地生存在石壁和石缝中。看上去胡乱堆叠的石头,却又组成了近百个石洞。

   几人穿行在迭石巧堆中,有时竟然看不到前面或是后面的人,但讲话倒是清晰可闻。

   好在此时还早,峡谷中没有人。于是,几人显摆,攀石弹跳,一飞而下。

   在常人眼里,上下都是难如登天的“神秘谷”,他们虽然没有飞,却如鸟儿一样,似是步履平平。几百米的峡谷,只十几分钟时间,便被他们轻松甩到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