馅饼大叔 作品

第385章 岁在癸未,大利东南!(第2页)

 “尤其刘墉,到晚年的时候,还不得不自污,来让和珅放松对他的警惕。”

 “最后也是他们这几位,在乾隆皇帝驾崩之后,协助嘉庆皇帝拿下了和珅。”

 卫江南不徐不疾地说道。

 “就当时那个情况吧,其实就是三方势力在交战。太上,嘉庆,还有勋贵团体。阿桂应该算是勋贵团体的代表人物。虽然他死得比较早点,但他在世的时候,却是掣肘和珅最得力的一位大臣。”

 “归根结底,嘉庆皇帝还是要代表着勋贵团体说话的。因为,勋贵团体才是皇权的根基。”

 “和珅虽然勉强也算是勋贵团体的一员,但他和正宗的勋贵团体还是有区别的,更多的是属于新贵派人物的代表。而刘墉则是传统官僚世家的代表。”

 “乾隆晚年,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他的大学士团队,全都是年纪很大的老人。阿桂,刘墉,都比乾隆皇帝小不了多少。和珅算是最年轻的。纪晓岚的年纪也不小,但他一直都是个文学之臣,乾隆也没有真正重用过他。不过因为他主修四库全书,所以也一直能在皇帝面前露个面,直到他死前,嘉庆皇帝才象征性地给了他一个协办大学士的名义。”

 “所以,纪晓岚算是平民官僚的代表。”

 “为什么那个时候的大学士团队,都是老人呢?”

 “因为年轻一点的,都不愿意待在京城那个是非窝里,尤其是新老两任皇帝交接权力,而老皇帝又在世的时候,局势会非常的复杂。”

 “乾隆皇帝晚年,性格也不平和。”

 “这个时候,还不如争取外放,去地方干一段时间的督抚大员,这个是能够实实在在出成绩的,还能远离是非漩涡。算是一举两得。”

 “待在京城,待在皇帝身边,固然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但也

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犯错误。而且要入阁,一般来说,还是要有地方督抚的经历。”

 “满清有一个官场惯例,就是遇到真正的大事时,皇帝不好一个人拿主意,就喜欢征求全国督抚大员们的意见,也算是集思广益的一种吧。”

 “比如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上书裁撤湘军,但保留长江水师,并且将长江水师国家化。慈禧太后就征求过全国督抚的意见,得到大伙的一致赞成,才通过了曾国藩这个提议。”

 “长江水师也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支实际意义上的国家海军。最少是有那个雏形了。”

 苏定国早已完全没有了开始时的藐视之态,反倒伸出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显然陷入了沉思之中。

 卫江南也便很识趣地闭上了嘴巴,不再开口。

 倒是李妙然饶有兴趣地打量着他,突然说道:“督抚大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呢。”

 卫江南看了她一眼,低声说出八个字。

 “岁在癸未,大利东南!”

 正在沉思的苏定国猛地扭头望向他,目中精光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