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第2页)

 刘刚只能哭丧着脸,啥办法都没有,啥问题都解决不了。

 同时在心里腹诽:“齐老大,您厉害,您倒是想办法把梁县长给办了啊,您自己都束手无策,让我们出头管什么用?”

 当然,这是题外话。

 总之,一般情况下,人海战术能取得优势。

 但遇到梁江涛这样的狠人,就不起作用了。

 他只需要少数个信得过、优质的人才,就能打得这群乌合之众抱头鼠窜。

 人数多,也不过是“送人头”而已。

 按道理,齐天有人事权,这是最重要的权力。

 如果没有用人的权力,事权和财权反而都是虚的。

 但现在,梁江涛反其道而行之。

 拥有独立的事权和财权。

 虽然没有人权,但通过各种手段搞定了几个关键的位置,再把这些有限的人用好、用足, 就够了。

 齐天的人事权反而成了空中楼阁。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这更加印证了一个道理,万事万物没有绝对的。

 县委书记是一把手不假,但能力超强的县长依然可以对其形成有效的制约,甚至架空。

 当然,前提是县长要行正大光明之事,顺势而为,得道多助。

 “是!”黄淮听了梁江涛的安排,豪情万丈。

 在场所有人的情绪都被感染了,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期待。

 不仅是预见到自己的级别、职务和功绩的上升,更重要的是切实感觉到了自己在为燚城县乃至整个社会做贡献,有满满的获得感!

 这种感觉,是一种高级的成就感。

 此时,他们如同燚城县政府的“内阁”一样,在一个小范围内谋划大事。

 其实,大会办小事,小会办大事是华夏官场特色。

 重要的决策,都是领导和一小撮绝对信任的人制定的。

 这种文化,源远流长,从汉武帝时的中朝制,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就有体现。

 他们这几个人,共同构成了梁江涛仕途之路的最初班底,绝对忠诚,堪称“带刀侍卫”,若干年后,也都获得了惊人的成长,最差的,也在重要厅级岗位上退休。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一股

推动燚城县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正在缓缓形成。

 很快,梁江涛和燚城县,将会名动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