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个小白眼 作品

第八八章 开始观看朱标未来。朱元璋:哈哈,咱的标儿肯定是千古一帝!


 (三章合一章)

 双水村,梅殷骑在战马之上。

 坐下战马宛如旋风一样,腾起烟尘。

 带着他在乡间的路上奔驰。

 这种纵马狂奔的感觉是挺爽。

 让上辈子没有骑过马的梅殷过足了瘾。

 这马自然便是梅义所乘骑的战马。

 只不过这个时候,变成了梅殷的了。

 这马浑身漆黑,偏偏四蹄雪白,肌肉结实,线条流畅。

 比寻常的马都要快高出一头来。

 不论是品相还是耐力,亦或者是爆发力,都是极其上乘的。

 妥妥的踏雪乌骓。

 这匹马是梅义精挑细选出来的。

 当初为了弄到这匹马,梅义可是花费了不少功夫。

 现在全便宜了梅殷。

 在梅殷身后不远处,李景隆骑着一匹枣红马……

 “这梅义当真是一个好人。

 他就知道二姑父咱们两个缺少能看的过眼的马,马上就给咱们送来了。

 啥叫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他这就是!”

 二人纵马一路来到了明月岗这里以后,李景隆翻身下马,看着梅殷哈哈笑了起来。

 依照李景隆的家世身份,自然是不缺马的,寻常的马也入不了他的眼。

 但这一次这马不同,乃是梅义前找事不成,被自己二姑父缴获的。

 属于战利品。

 那骑起来自然不一样。

 梅殷闻言,面上也露出了笑容。

 骑马前去踩仇敌,结果反被意想之中,可以轻易解决的仇敌给轻易打的如同死狗一样。

 就连最爱的马,都被留了下来,当成了仇敌的战利品。

 这等遭遇,想想就让人难受!

 哦,原来自己就是这个仇敌,这匹马就是自己的战利品,那没关系了。

 梅殷顿时面露笑容,心情愉悦。

 二人把马栓在树桩子上。

 “梅先生!”

 “曹公子!”

 见到梅殷,李景隆前来,赵甲长等人连忙打招呼。

 梅殷面带笑容的冲着他们点点头。

 目光在赵甲长等人身上一扫,梅殷脸上笑容消失,眉头顿时就忍不住皱了起来。

 见到梅殷的这个反应,赵甲长等人都是不由的一愣,继而心中有些忐忑。

 不知道梅先生这是怎么了。

 自己等人……哪里没有做对吗?

 可是自己等人所做的,都是按照梅先生所交代的来的。

 没有什么地方做错了啊!

 “赵叔,口罩你们怎么不戴上?

 还有,我给你们发的工装怎么不穿?”

 这个时候梅殷烧的第一窑水泥已经出炉。

 此时赵甲长等人所做的,就是把那烧制出来的,凝结成块的水泥,用锤子一一砸裂,弄成小块。

 再用特质的石磨,磨上一遍,将其给弄成粉末状。

 如此一来,这最后一道工序也就完成。

 水泥也被生产出来了。

 制作水泥的整个过程里,这道工序产生的灰尘最多。

 为了尽可能少的,让这些做工的人吸入灰尘。

 防止水泥长期和他们的皮肤相接触。

 危害他们的健康。

 梅殷专门设计,并让人做出来了口罩,以及相应的工装,和厚实的手套。

 用来对他们进行保护

 听到梅殷说出这话,赵甲长等人挠挠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

 “梅先生……这口罩戴起来,把口鼻都给遮掩了起来,带着它不舒服。

 就更别提干活了。

 干活的时候憋气憋的厉害。”

 “梅先生,您让人做的那工装,实在是太好了。

 不论是料子还是做工,都很精良。

 比……比俺们俺们穿过的最好衣服还要好。

 俺们舍不得穿。

 给……给家里的娃子改衣服了。”

 原本梅殷脸色还是挺严肃的。

 可听到这些人的话后,一时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绝大部分做父母的,有了一些好东西,总是想着自己的娃子……

 “那也不行,口罩必须要戴!工装也必须要穿!”

 梅殷收敛心情,望着赵甲长等七八个人面色严肃的说道。

 “水泥这东西,生产之时,容易产生诸多灰尘。

 长时间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把灰尘吸到肚子里面太多,容易造成尘肺。

 一旦得上这病,那就算完了,整天咳个不停。

 就算是身子再壮的人,今后也干不动重活,十分痛苦。

 很容易就会死。

 还有这工装和手套,也都必须要穿着戴好。

 水

泥这东西,接触的少倒没什么问题。

 可长时间下去,接触的多了,也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伤害……”

 有人闻言笑着道:“梅先生,俺们知道你是对俺们好。

 可咱们都是一些糙人,这个灰尘算什么?

 这东西俺们接触的太多了。

 犁地,耙地,收割庄稼,打谷子……哪些没有灰尘?

 俺们这些人,天天和这些打交道,也没见生啥病。”

 “就是就是!”

 有人出声附和:“梅先生,俺们这些糙人,和城里人不一样,没那样娇气。

 梅殷摇头道:“那也不行。”

 梅殷能够理解这些人的行为和心态,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就认同他们的做法。

 他真的不想看到,今后在他这里工作的人,有人会得尘肺病。

 这玩意儿在这个时代,简直无解!

 “不行,这些东西必须要穿戴好。

 我知道伱们的心情,都是想要通过干活,来让家里人吃饱穿暖,有个好前程。

 但东西不是这么省的。

 你也不想你们今后得了病,从一个强壮的劳力变成一个废人。

 干不动活不说,还有连累家人吧?

 也不想死了后,婆娘变成了别人的婆娘,娃子改了别人的姓,成了别人的娃子。

 别人搂着你的婆娘,打着你的娃子,你娃子还要管人叫爹吧?

 这事儿,你们能忍?”

 毫无疑问,梅殷这话出口,杀伤力无疑是巨大的。

 直接就把赵甲长等人给干沉默了。

 想想这种情景,他们就万分难受。

 “入他娘!谁敢这样做,俺拿刀劈了他!!”

 有人忍不住爆喝出声。

 梅殷看了他一眼道:“你这会儿是能拿刀劈了他,可到了那个时候,你人都已经没了。

 你拿什么和他拼?

 变成厉鬼去索命吗?

 这玩意儿不是纯扯淡吗?

 不想要这样的事情发生,就在工作时做好防护。

 口罩要戴好,工装要穿上,手套也要戴着。

 只有做好防护了,才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虽然就算不戴口罩,一直做下去,一百个人里面也不一定会出现一两个得那种病的人。

 我做这些事,自己赚钱的同时,也想要带着你们富裕。

 不想看到有任何一个人,因为这事得上病。

 不想看到你们跟着我,还没把家里变富裕,人就走了。”

 说罢,梅殷停顿一下接着道:

 “之前发的那些工装就算了,等一下,我再给你们一人发一身工装。

 切记,一定要穿上!”

 听到梅殷这话,在场的诸多人都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梅先生当真仁义!

 能遇到梅先生,当真是他们的荣幸!

 梅殷取出两个干净的口罩,一个给了李景隆,一个自己带上。

 让赵甲长他们接着去忙。

 他则和李景隆来到了不远处,看着眼前的一个东西,面上露出了罕见的紧张之色。

 看到梅殷的这个反应,边上的李景隆也都跟着紧张起来。

 梅殷拿手在这东西上使劲按了按,又仔细观察之后,就拿起锤子,把周边的挡板都给一一敲掉。

 然后一个半尺见方的正方体就出现在了梅殷和李景隆的面前。

 这是一个小型的水泥墩。

 是梅殷在六天前,就用水泥和沙石弄出来的混凝土,浇筑而成的。

 当时刚刚开窑,梅殷就迫不及待的,先弄了一小部分水泥,来进行做实验。

 到了现在,已经可以看实验的效果了。

 是骡子是马,可以拿来遛一遛了。

 虽然梅殷对于自己通过系统所得到的水泥制造之法,还是挺有自信的。

 可真到了见真章之时,心里还是有些紧张。

 生怕这东西不好用。

 这样以来,之前的诸多功夫都白费了。

 这几天里,他这边也让人定时向着水泥墩子上面浇水。

 防止出现缺水现象,从而影响了水泥的凝固效果。

 因此,梅殷面前所出现的水泥墩子,就是烧制出来的这批水泥最好的状态。

 梅殷握着铁锤,手上用了一些力道,砸在了这水泥墩子上。

 只听叮的一声响,这水泥墩子上,只是留下了一个白色印记而已。

 整体没有任何的破损。

 梅殷见此,心里有了底。

 开始握着铁锤加大力度,又是一捶抡了上去。

 这一次,水泥墩子上面被砸掉了一小块的水泥。

 可在整体上并没有什么影响。

 梅殷见此,用的力气更大了……

 经过一番的试验后,梅殷的脸上满是笑容。


 虽然眼前的水泥墩子,已经被他给砸成了大大小小的很多块。

 但是这个效果已经足够了!

 完全能赶上后世水泥的强度!

 李景隆此时,看着这被梅殷砸掉的水泥墩子眼睛都亮了!

 等到梅殷又拿着锤子,去锤了那两小段,为了检测水泥粘合性,而垒出来了砖墙和石墙后。

 李景隆就变得更加的更惊喜了!

 真的!

 居然是真的!

 二姑父所说的这些,竟然都是真的!

 这水泥的效果,竟真的如此之好!

 用水泥砌出来的墙,当真称得上是铜墙铁壁!

 比现在大明用的,最顶级的粘合材料都要好!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还只是用石灰石,还有一些粘土,石英石这些东西给烧制出来的。

 成本要低上很多。

 而且,按照二姑父所言,现在只不过是草创阶段。

 主要是用来实验,烧出来的水泥能不能用。

 等到实验成功后,接下来还会对这里进行改进。

 引进水磨等水利工具。

 从而大幅度的来降低成本,扩大规模。

 到了那种时候,成本还能够进一步的被压下来。

 这水泥,当真是好东西啊!

 李景隆的脑海当中,已经出现了大明将士,利用水泥在边关修筑出,一座座坚固的堡垒。

 任凭那些北元余孽如何做,都攻不破这坚固的堡垒。

 被堡垒所阻隔。

 让他们撞的头破血流的情景。

 二姑父说的没错,水泥不仅仅可以用在修建房子上,用到边关地带,才是真正的神器!!

 “这水泥当真是好东西!二姑父,水泥厂必须要开下去,必须要开!

 别说咱们,可以依靠着水泥厂赚钱,就算是亏上一些钱,也要将其给开下去!

 东西太重要了,对咱大明来说,真的太重要!

 今后只要用这水泥,多在边关之地,修筑堡垒,边墙。

 今后就算是咱大明兵马,没有如今日之雄壮。

 可有着这些堡垒在,也可阻挡北方鞑子们南下!”

 李景隆望着梅殷激动的说道。

 声音都高亢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