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习习 作品

第338章 大梁太邪门了(已修改)


 哈日图战死的消息一经传出,大梁军士气高涨。

 大皇子率领大军到了历城之后,立刻全军休整,伤兵营有神翼这个江湖郎中坐镇,加上有桑以安亲情提供的各种治疗外伤的西药,止血,消炎,退烧,止咳,感冒,这样的小症状,处理起来尤为省心。

 二皇子好好的一个押运粮草的,就差住在伤兵营了。

 北地寒冷,为了驱寒,大皇子那也是费劲了心思了。

 营地里,大铁锅支起来,酸辣粉那么一煮,海碗大小一般的馍馍每人分那么一个,绝对吃到撑。

 随着大军的到来,历城的粮草终于有了补给,一切渐渐恢复正轨。

 和大苍的战斗更是在短短半月之内爆发了数次。

 陆泽安真的是一个天生的将领,第一次领军作战,在战场上,飞速的成长着。

 加上有沈鸿在一旁倾囊相授,他更是进步神速。

 大军以历城为大本营,只用了半个月就夺回了奚回城。

 哈日图的死让大苍失了主帅,军心动摇,被陆泽安和沈鸿趁虚而入,极短的时间内就有了战果。

 大苍的可汗得到消息,震怒异常,都泽都被传回部落问罪。

 “究竟是怎么回事?哈日图可是咱们草原上的雄鹰,勇士,他怎么可能会被一个没有任何名声的新将领杀死?”

 “你堂堂五虎将,怎么就能在半个月之内,让大梁夺回了奚回城?”

 年迈的可汗面露凶光,看向跪在庭帐中间的都泽,沉声问道。

 奢华富丽的庭帐里,气氛瞬间凝滞了,压抑的让人难以呼吸。

 都泽压着心中的恐惧,小心措辞,“回可汗,主帅制定的策略没有任何问题,这次的大梁军队真的很不一样,至少和我们平时接触的不一样!”

 “说!”可汗的声音冷的都能够掉渣。

 “以前骚扰大梁边关,只要大梁派兵支援,一到 北地,都不用咱们动手,那些士兵就会冻病,冻伤,就算不是冻死,也没有什么战力。”

 “所以,即便是大梁有援军,对我们的威胁也不大。往往想不想继续打下去,全看我们大苍的意愿。 ”

 “可是这次,大梁的援军基本上就没有出现过冻病冻伤的情况,他们有了帽子和手套,连军靴都是新换的,保暖的效果特别好。”

 “主帅亲自带人,算准了时间伏击支援大军,拖延他们支援的时间,最好消耗的他们的行军粮。”

 “哪知道那些大梁人那么厉害,顶着风雪也要赶路,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带了多少的行军粮,风雪不仅没有困住他们, 甚至到了历城,他们的行军粮还剩下不少,这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都泽越说 越气,“大汗,这次的事情真的不是主帅和我决策失误,是大梁太邪门了。”

 年迈的可汗眯着浑浊的双眼,“都泽将军,这次大举进攻大梁,我大苍可是举国之力,哈日图打下的城池在你的手里丢了,你要如何?”

 都泽一手覆在胸前,“大汗放心,属下必将带领我草原上英勇的男儿,夺回城池!”

 可汗满意的点了点头,“你不仅要夺回城池,还要斩杀这次的主将! 有消息传出,这次大梁援军里的主帅是大梁的大皇子,二皇子也在其中。”‘

 都泽眼睛一亮,激动道,“属下明白!”

 *

 大军获胜的消息传到大梁,已经是四月了,百姓们已经在筹备春耕了。

 至于我们的小太子,除了每天上朝辛苦一些,其他的时候,要忙乎的事情并不多。

 那些烦人的奏章也有人批了,他就过一遍信息,再和各地慈幼院发过来的消息做个对比,来个抽查,不怕这些大臣有二心。

 现在早朝之后,他直接去文华殿。

 他在上面喝着茶,吃着小蛋糕,小点心,看着下面的大臣批折子,主打就是一个陪伴。

 但是,如果有涉及边关的奏章,他肯定是要亲自看的,不仅亲自看,还看的非常仔细。

 如果真的有什么棘手的突发事件,已经从抄家中脱离出来的三皇子,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帮手。

 什么事情只要是交给他,小太子非常的省心。

 小太子省心了,痛苦的可就是别人了。

 原本首辅和次辅每天上个早朝,然后下衙回府,有闲情逸致就和同僚喝个茶,吃个饭,听歌曲,一日只有半日的工夫在干活,很多事情,他们只要张张嘴就行,自然有下面的官员去做。

 可以说,大权在握,隔三差五写个折子,又不用干太多活儿,日子那叫一个逍遥。

 可是现在呢?

 自从太子殿下监国,他们的工作量岂止是翻了一倍!!!

 每日起早上朝,下了朝,又要去文华殿批折子,还不能糊弄了事, 还得认认真真批,批完还要写小结的,皇上醒来之后,可还是要看的。

 这要是被发现他们有什么纰漏,那可是渎职啊, 谁敢在这个时候触皇帝的霉头?


 这一认真起来,那处理事情自然就是加倍的辛苦,耗神。

 折子批完了,这一上午也就过去了。

 匆忙吃个午饭,下午还要去衙门处理一天的公务,六部都有自己的日常事务,首辅和次辅的担子就更重了,除了朝中大事,还有各自的门生,党派的势力,都是他们要权衡的对象。

 等回到府中,已经是吃晚饭的时候,再关心一下家族里的大小事情,也就到了睡觉的时间。

 一段时间下来,大臣们也熬不住啊,然后小太子就笑眯眯的拿出了一份奏章写作规范。

 以后,但凡是写折子, 直截了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不能有其他多余的废话。

 大臣们一看,眼睛都亮了。

 如果以后这样的奏章都按照这个规格来写,那以后看奏章的时间,能少上一半,大家自然会欣然同意。

 这简直是拯救众多官员的福音啊。

 没有人再提祖宗礼法,没有人再提不合礼制。

 这个新规定, 这个小小的改革,就这么顺利实施了,速度之快, 就连养病的陆承天得知这一情况,都不得不惊讶。

 这要是放在平时, 如果谁提出要规范奏章的写作样板,别人不说,礼部尚书肯定是会站出来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