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池小云(第2页)

 池建国收到第一封信后,当然没有同意,自己女儿只不过寄宿在黄原县姑妈家读高中。

 对这种社会发展及政策上的事情幼稚的很。包产到户的政策在当时还是一个很新的词,全国上下没有一个地方这么干过。

 国家现在还没有特别明确这个事情。

 写信给女儿,让她好好读书,做好一个高中生该干的事情,这些事情不用他操心。

 池小云接到回信后,二话不说又写了第二封信,在信里将林向前夸奖了一通。

 说他与众不同,说他眼神坚毅,说他思想超前,说他一看就是一个有为的好青年,说改变世界就是需要像这样的年轻人,说自己十分的看好他。

 说他敢跳出原本思维框架,应该给这样的青年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

 哪怕只在他们的村进行一个小范围的试点,就算失败了,也不会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大的影响。

 但是万一成功了,这就是一个跨时代的壮举。

 池小云洋洋洒洒写了整整七八张信纸。

 他平时和他爸爸的沟通基本上都是用写信的方式。

 不过每次都只说一些家长里短的话。

 写上一张信纸就差不多了。

 池建国接到女儿的信后,细细的看了半个多钟头。

 思前想后又写了一封拒绝的信。

 让女儿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这个林向前听说还是校外的人。他这个年纪不应该和校外的异性有过多的接触。

 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光凭一次两次的接触,是不可能断定他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是真君子还是假好人。

 一个人若是想要伪装,哪怕是个孬种,也能伪装出三分钟的英雄。

 还说女儿现在还年轻,看人看不准,千万不要被校外一些居心叵测的不良分子欺骗。

 池小云再次收到他爸的拒绝来信后并不气馁。

 提起笔来又写了第三封言词恳切的信。

 这一次写信之前,她从林向心嘴里打听了不少林向前从小到大的事迹。

 包括林向前年轻的读书的时候成绩极其优异,从几乎从来没考过第二名。

 只是在高三考大学时,才发挥失常没考上大学。

 要不然他哥就是村里面第一个大学生。

 以及林向前从小思想品德端正,乐于助人等等的事迹。

 再次写了一份洋洋洒洒的长信!

 池建国接到女儿来信后,真是哭笑不得。

 要是再不答应女儿,搞不好下一封信就能有一本书那么厚。

 池建国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接受女儿的建议。

 就当做是一个小试点。

 于是同意林向前包产到户的消息一层一层下去,到了赵主任手上。

 这才有了林向前包产到户的最终结果。

 没有人知道推动这个事情的,正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黄原县高中一个看似普通的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