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火 作品

第400章 瘟疫爆发

 女帝深知众臣的劝诫是对的,但她还是不能下这个决定,于是开口说道:“朕要见苏哲,聊过这件事再说!”
似赵渊等人倒是有些不理解,如此重大的事情,陛下怎么会去问苏哲的?但宋涟、白鹿洞书院那些人,却是觉得苏哲内藏乾坤之才,这件事去问他是对的!!“请陛下速速召见苏师进京,但朝廷这边也需要做好救治蓝田县瘟疫的准备……”尽管众人觉得瘟疫无解,很难根治,但还是要去努力救治一番。“陛下,是否要请杨首辅他们回来处理这次的瘟疫……”女帝对此,却是冷笑一声,满脸都是寒意。“他们若是有心,自然会回来。”“若是无心,随他们!”众臣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另一边。苏哲刚慢悠悠的醒来,就听见秋蝉在门外急促的敲门。“驸马出大事了,蓝田县那边爆发了一场未知的可怕瘟疫,已经到人人恐慌的地步。”“曹公公亲自出宫来请你进宫商议这件事……”唰!苏哲脸色大变。他也顾不上许多,只能匆匆穿上衣服,又快步冲出去。“怎么好端端发生瘟疫了?”他顿时觉得很是头疼,要知道这瘟疫放在古代那就是一场灭顶之灾,不是一般人可以救的。曹公公在旁边说道:“驸马爷,蓝田县那边的具体情况还不知道,总之已经有千人染病了。”“到底有没有死人,那名县令也没有说。”“哎,现在朝堂上已经乱作一团,大家都建议封城。”顿了顿,他又补充了一句。“对了,驸马爷,就在今早,杨阁老那些人全都抱病没有上早朝。”苏哲的眼神骤然一寒,透着几分杀气。“杨老狗这是分明打算以这种方式来让陛下妥协的,可惜遇上了蓝田县瘟疫,这群国家蛀虫简直该死!”“算了,等我解决完蓝田县瘟疫一事,再去处理那批逆臣。”“走,进宫!”不多时。苏哲火速来到皇宫,也顾不上许多。“必须封城!”他这道声音,不单单震慑到女帝,还有百官。“但封城,是为了救满城的人!”女帝听到苏哲刚强有力的声音,这才彻底下定了决心眼神一凛。“好,就按照苏哲说的,封城!”而这时。宋公却是站了出来。“陛下,老臣愿意去蓝田县,主持封城事宜。”顿时,所有人陷入一片动容之中。谁都知道这现在蓝田县就是一个巨大的火坑,谁去谁就要死!但封城,不是随便去一个人能封的。分量、能力不足者去封城,只会适得其反,最后酿成大祸的。女帝看着宋公几次欲言又止,却突然听到了一道洪亮的声音。“封城我去!”众人脸色大变,纷纷扭头看向了苏哲,这竟然是苏驸马说出来的话。就连女帝都惊呆了。同时,她立即张嘴拒绝。“不行!苏哲你不能去封城!这么大的事情,你没有经验……”苏哲立即反驳。 “那难道宋公就有封城的经验吗?”“而且,这次瘟疫,我敢说全天下没有人比我更懂得医治了。”“接下来,请陛下将治瘟疫一事全权交给我。”“请陛下放心,我一定会还一个好的蓝田县给你。”这番话铿锵有力,让所有人全都被震撼到了。苏驸马竟然有如此救民之心,实在是让所有人都佩服。可女帝就算敬佩于苏哲的忠国之心,依旧选择了反对。“不行,朕绝对不会同意你去封城的……”嘭!苏哲直接跪在了女帝面前。他攥住了双拳,深呼吸一口气,声音振聋发聩。“陛下若是不答应,我就自己去!”女帝沉默了。她是第一次在苏哲脸上如此决然的表情,深知这个男人决定的事情,不会有半分更改。所以,她咬着牙,痛下决心!“好,朕让你去封城,朕将蓝田县全权交给你。”“蓝田县要活,你更要活!”“接下来,你要朕怎么帮你,你尽管直说!”苏哲这才松了一口气,又站起来朗声说道:“接下来,我会画一个口罩的设计图,我要工部所有人协助帮忙。”“当然,大分口罩制造,我会让清河商会搞的。”“还有,我要带整个太医院去蓝田县。”说着,他又眨了眨眼睛。“请陛下相信我的医术,我一定可以处理好这次瘟疫的。”女帝眼神一阵闪烁,最后也只能选择相信他。“去办吧。”“好。”随后,苏哲急匆匆离开太和殿。只剩下女帝跟众臣们叹息不已。“苏师,大义啊!”女帝望着苏哲离去的身影,久久不能回过神来。最终,也只是怔怔失神的说道:“他会救下那座城的……”至于苏哲出去之后,出去后直奔太医院,跟他们说了很多,又让他们下去准备,一个时辰后出发。紧接着,他又匆匆赶到了工部,将口罩设计图画出来。“今天发动你们能找到的所有人,陛下有钱,务必将口罩赶工出来,这是用来防止细菌传染的。”那些工部的人不明所以,但还是积极配合。随后,苏哲派人给秋蝉送了道口信,说今天要在皇宫待上一天,让她自己回去吧。秋蝉倒是没有多想,毕竟她真的想不到自家驸马会选择亲自去蓝田县,根治瘟疫。所以,她也就回公主府了。……另一边。当假装抱病的杨首辅知道这件事后,脸色一变,他没有想到蓝田县会突然爆发瘟疫。紧接着,诸多官员赶过来诉说。“阁老,我们要不要回去主持大局啊?”“这蓝田县距离长安不远,真要是波及到我们,就麻烦了……”杨首辅摆了摆手,开口说道:“不用去,正好借着这场瘟疫爆发,让皇帝自己来求我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失去的权利全部攫取回来。”“等着吧,皇帝现在慌死了,估计很快就要派人来找我们了,该轮到我们扬眉吐气了。”众人一听觉得有道理,纷纷点头。“那就听阁老的,我们各自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