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小土坡之战

 在桥本宏川下令自己的旅团极速前进,正面迎击东川军的时候,在另外一边,樊绍增也同样听到了枪声。

 这个时候,他距离交战的地方,只有不到两公里的距离。

 他担心自己这边前去探路的那个连会有危险,就立马下令东川军第一师第二团投入战场,稳定战局。

 同时,樊绍增同时给后方的炮兵,让他们寻找好的射击位置,对前线实行炮火支援。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东川军的军队人数配置。

 东川军没有经历林逸的改制,所以东川军现在采用的还是老式的人数配比和火力配比。

 东川军最小作战单位是排一级,往上是连,营,团,师。

 一个排30人,一个连有5个排,一共150人,而一个营只有3连,共计450人。

 至于团一级,则是3个营,共计1350人,加上团级军团,一个正常的步兵团的人数是1500人。(标配)

 一个师是有10到12个团,也就是人到人。

 东川军只有两个师,也就是满编的情况下,顶多只有人。

 而之前,东川军作为轻步兵师,只有少量的火炮,全师加起来不超过20门。

 这个数量远低于同时期的樱花国的火力配置。

 要知道,一个樱花国甲种师团,他们拥有96门大中型火炮,如果算上小口径的火炮,则是在150门到210门之间。

 这么一看,樱花国的陆军火力配比不知道比东川军高到什么地方去了。

 打了一辈子的仗,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火炮的樊绍增,自然而然就是把林逸分配给他的火炮,全部集中起来使用。

 这样一来,樊绍增这个时候手里的火炮已经超过三百门,这还是没有计算那四门vz-14重型榴弹炮。

 那东西可是樊绍增的杀手锏,没到危急关头,他可不愿意动用。

 不过,拥有这么多火炮。樊绍增现在又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火炮,他要往什么地方摆?

 虽然,夷州岛已经被樱花国占领三年,而且从夷州城往艋钾的这条道路则是主干道之一。

 樱花国人在这两座城市之间修建了水泥路,路况非常好。

 可问题是,夷州岛内部,很多地方都是崇山峻岭,特别是岛中间的夷州山脉,那可是平均海拔一千米的大山。

 虽然他们现在位于沿海地区,但是这里也是一片丘陵,根本就没有那么大平整的地方,让他摆放三百多门火炮。

 最后,无奈的樊绍增只能投入一半的火炮,并还把这些火炮分散开,才勉强算是展开了150门75口径的施耐德山炮。

 就这,那150门火炮,都还是东一坨,西一片的。

 不过,等到樊绍增让人把火炮布置好的时候,前线已经跟桥本旅团交上了火。

 先锋连击败桥本旅团的侦察兵之后,就占据了一个小土坡,准备防守。

 由于时间仓促,先锋连根本就没有来得及砸战壕。

 士兵们只能躲在大树或者是石头后面,准备防御,唯一几个好一点的土坑,则是让给了重机枪。

 毕竟重机枪手的任务就是火力压制,他们没有办法闪躲敌人的子弹,只能待在原地,祈求对方不能打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