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外戚(第2页)

 最后一句有些露骨,皇帝笑笑没有接话。

 太后出身河东柳氏,如今的中宫皇后就是太后亲侄女,同母幼弟蔡国公的长女。蔡国公柳值无甚大才,年轻时靠着父祖做了羽林郎,先帝在世时又仗着胞姐是皇后,得以不降等承袭国公爵位。

 柳值年轻时还算平和低调,自女儿嫁给太子后他便逐渐得意忘形,到太子凌清辉登基称帝,君临天下,柳值做了国丈,气焰顿时比以往嚣张数倍,对皇帝提出也想入朝参政。

 柳值既是舅父又是岳父,皇帝看在母亲和皇后两重面子上,不好直接驳回,可柳值平庸,叫他进中书省,高了耽误国事,矮了又怕他委屈,便点了柳值进门下省,做个三品侍郎。

 门下省是个清闲富贵地,不像中书省那样繁忙,每日经手都是重要国事,也不像尚书台,总管六部六寺诸监,繁琐细致。

 门下省担任职务的都是皇帝亲信侍从,掌出纳帝命,赞相礼仪,记录帝言帝行。皇帝点给柳值的侍郎一职,仅次于最高长官侍中,大祭祀时跟从皇帝升坛陪礼,又清闲,又体面。

 皇帝自认为照顾亲戚,奈何柳值惦记的,是陈玉芝的位置。

 太傅陈玉芝,字兰庭,出身汝南陈氏嫡系主枝,同样是名门望族,偏他又刻苦用功,真有才学,二十六岁进了中书省,担任中书舍人,加“知制诰”,分在尚书省礼部,负责往来政令。凌清辉登基之后,又赠给老师太傅之号,以示尊荣。

 近年来随着世家没落、子弟不如人意,以才能选拔寒门的科举渐渐加重份量,礼部的身份也水涨船高,陈玉芝大有希望再进一步,任中书侍郎。

 柳值的门下侍郎体面风光,可论起实权,莫说比肩中书侍郎,就是陈玉芝现在担任的中书舍人,也比他强些。

 因此柳值看陈玉芝越发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陈玉芝自恃名门,本就有些傲慢,何况柳值在他眼里,如同萤烛末光,岂会尊重?日常说话行事便带出点文人清高来,格外喜欢讥刺柳值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