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秋装(第2页)

 晴翠磨蹭了一会儿才开口:“我,我不是为这个。我就是,有点怯……这几天其实我也听到有命妇进宫,不过没人来我这里,都嫌我出身低没规矩。”

 凌清辉很生气:“谁说的?我去办他们。”

 “那倒不用,我听到后就给骂回去了,”晴翠叹口气,“我就是这么小里小气的,上不了台面能怎么办?待在这里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比起出去和人打交道,我还是更想在这一片自己玩,出去了就算看不顺眼立马骂回去,还是得掐一架对吧?累。”

 “有我在她们谁也不敢这样对你,”凌清辉给她分析,“命妇不来参拜你,正是轻视你的表现。如果中秋节你不出席,他们不会以为你是图个自由自在,只会觉得我也嫌弃你,不想让你出来露面。这怎么行?到时候不要说这些高位妃嫔和外命妇,就是待诏也能不把你放在眼里。”

 晴翠往凌清辉怀里拱:“我不管她们就是了。”

 凌清辉把她扒拉出来,换了个方式劝她:“可是我已经跟外头大臣说过了。”

 晴翠压根不信:“你跟大臣说你哪个妃子要出席?”

 “不是说这个,是说……”凌清辉重新辉组织了一下语言,“外头大臣,大致分两种,一种是世家出身,一种是寒门子弟。世家呢,就是从汉至今经久不衰一直兴旺的大家族,这些家族代代都身居高位,虽然朝代几经更易,他们仍然是每朝都有子弟担任实权官职。寒门,是没落的世家,他们延续到如今,几乎与百姓无异,想通过读书做官再振兴家族。世祖朝为他们开创了新的选拔制度,就是科举。先帝时又扩大了科举范围,不拘祖上是否显赫,凡大夏子民,只要不在奴籍,都能来考科举一试。虽然大多数还是名门之后,但也有一些新发之家的子弟靠读书进入仕途。”

 晴翠认真听着:“然后呢?和我有什么关系?”

 凌清辉说:“寒门与平民来分一杯羹,世家不高兴。论制王公与一品大员穿朱紫,平民只能穿白衣,俗称白丁。所以这些大族子弟会嘲讽寒门与平民出身的官员是白衣也想染朱紫。两边关系十分紧张。”

 晴翠连连点头:“我知道我知道,戏台上喜欢唱白衣拜相,我还纳闷呢,这戏袍子也不是白衣啊?原来是这么个事。”说着又笑起来:“我这也算是白衣拜相了。”

 “还真是,”凌清辉也觉得有意思,“和你这个相遇,还真是很符合戏文里唱的那种,因为一次偶然相会,发现了民间高人,从此英雄入我彀中。”

 “什么高人英雄,你是遇到了饭桶狗熊,”晴翠害羞地说,“我明白了,大臣们不乐意你抬举平民官员,宫里头那些大户人家出身的娘娘不喜欢我也是这么个道理。那你要我做什么?”

 凌清辉说:“谁排挤你了?哪个娘娘欺负你?”

 “没有啦,我只是在讲这个道理,我在后宫就等于那些平民出来的官员,”晴翠催他,“快说,我要做什么?你到底跟大臣们说我什么了?”

 凌清辉说:“世家子弟身居高位却多是平庸之才,我想扩大科举,多招真正的人才入朝。世家对此激烈反对,又打压寒门。寒门有些人也投靠了世家,长此以往,对我不利。正好遇到了你,那天郝士多不是反对册封你吗?夏世德跳出来说这是德政,我受到启发,就对外宣传你平民出身,很受太后疼爱。以此鼓励寒门不要依附世家,多向我靠拢。”

 晴翠点点头:“我懂了。世家对你,就是戏本子里唱的刁奴欺主,你现在就是寻找老忠仆帮你重振家业。你现在用的计策就是招揽贤才。所以我要是不去,大家会觉得你其实心里也看不起我。对我来说不听王八念经就行了,但你会被寒门怀疑根本不想对他们好,然后就,就什么?哦,君臣离心。”

 凌清辉无比感谢那不知道什么名目的戏文:“对对对,晴翠真聪明,一点就透!不过大臣可不是什么奴才,他们树大根深,一姓嫡庶加起来多达几十个支脉,要造反是很容易的。想我家祖上,太祖的曾祖父,就是官拜上柱国,统帅三军,到太祖时君王无道,天下大乱,太祖便带族中子弟起兵,最后打下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