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酒楼吃饭(第2页)

 凌清辉说:“天冷了,来点姜茶吧。”

 晴翠说:“又不吃螃蟹,要什么姜茶呀!我想喝炒青,就那种一片片叶子,茶汤特别清澈的。”

 凌清辉笑道:“哟,娘子会品茶了。好吧,来个日照春。”

 小顺子一愣,无奈笑道:“客官,日照春小店没有,只备了龙井茶。”

 凌清辉想起日照春今年贡来的少,都在他书房放着,便说:“那就龙井茶吧。”又看了晴翠一眼,笑道:“有香辣蟹吗?有就炒一个,加点年糕。配着姜茶和热黄酒一起送上来。”

 小顺子说:“放心吧客官,这就给您现炒一个!”说完奔到柜台说了几句,就见另一个跑堂打扮的飞快从侧门冲了出去,估计是紧急找尚食局调螃蟹去了。

 菜色上得很快,不多时几道热炒已端了上来,晴翠要了一碗米饭,把仔姜炒鸡胗挖了两勺拌饭吃。凌清辉见状,也要了一碗米,舀了些鱼汤拌饭,又小小夹了一筷子鸡胗放在米饭上,吃了一口就龇牙咧嘴,忙又舀鱼汤解辣,结果一口鱼汤吞进去,眼泪都出来了:“看着白白的,怎么这个也是辣的!”

 小顺子忙上前说道:“陛下,这是新出的双椒鱼头,确实有点辣,给您上份鲫鱼豆腐汤?那个不辣。”

 凌清辉辣得眼泪直流:“好,快点上,再给我换碗米。”

 晴翠忙说:“这个辣鱼给我留着。”

 豆腐汤按理等不及解辣,但小顺子方才一瞥眼正看到后厨窗口豆腐汤出锅,算来应是喜字桌点的,然而毕竟这里是皇宫不是酒楼,没人和凌清辉争论先后,豆腐汤顺利上桌。

 忙忙喝了半碗鱼汤,凌清辉才算缓过劲来:“小顺子,这什么椒如此之辣?”

 “回陛下,先帝时候玉麦国使臣曾来朝拜,那时不是进贡了辣椒吗?先帝觉得红艳艳的很好看,叫京郊园林和司苑处都尝试栽种,以作景观。也是凑巧,有次一个园丁好奇,掐下来吃了一口,觉得很辣,辣过之后又还想吃。司苑处试验了几年,确认这辣椒没毒,能够入菜,就送来尚食局供我们司膳娘子研制新菜品。今年又丰收了,正好赶上长春街开市,尚食局就决定在菜单里添上这一批新菜品,让大家试试口味,若是都觉得很好的话再呈给陛下,”小顺子尴尬笑道,“方才光喊招牌菜特色菜,奴才忘了跟后厨说是陛下用膳了。”

 “无妨,无妨,”凌清辉摆摆手,擦擦眼泪,看晴翠一口接一口吃得欢快,“往后尚食局若是上了辣椒菜色,就给玉露殿备一份。份例不够就把我的都给她。我的就别放了。”

 晴翠正埋头干饭,闻言抬头道:“陛下,这鱼头是又香又辣,好吃得很,你别喝汤,你把里头没入味的鱼肉蘸上汤吃,可香了。”

 凌清辉连忙告饶:“你爱吃就给你吃吧,我受不了。”

 晴翠点点头,将辣菜都包了,不多时炒鸡胗、炒猪肝、肉沫豆腐和双椒鱼头都空了盘。凌清辉只敢吃点酱烧茄子、清蒸鱼之类的菜,见她吃得开心,又问道:“够不够?再添点?”

 “我觉得差不多要饱了,来碗鸡汤面吧。小顺子,要细细的那种面条,加点绿绿的菜叶子。”

 小顺子答应一声,往后厨传报:“香覃鸡丝龙须面一碗,烫青菜——”

 这处酒楼邻着护春河,窗外干净平整,只有青石板路,坐在窗边向外看,河中小船悠悠穿过拱桥,两岸杨柳垂地,虽然已是深秋,仍然景色优美。

 晴翠看得兴致勃勃:“要是春天肯定更好看。”

 凌清辉说:“明年春天破冰了就来。”

 外头青石板路上时不时有行人路过,遮挡了视线,酒楼里也时不时有人进来,充当跑堂的小太监该吆喝的吆喝,该招待的招待。也有宫人发觉皇帝和妃嫔在这里,不敢留下,又怕不按外头酒楼样子来反惹了皇帝不悦。

 凌清辉对晴翠说:“要不咱们上二楼?省得吵到你。”

 晴翠说:“不用不用,我就爱听这个热闹。”

 凌清辉便吩咐宫人:“只当这是寻常酒楼,不用宫里那一套。”

 众人应了,来客方找了个离他们远些的地方落座,正常买菜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