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礼赠棠梨宫(第2页)

 “不辛苦,不辛苦,”女史刻意表功,“我们韩尚食特意嘱咐,棠梨宫的饭食都要保着温送过去,务必叫娘子们吃热乎的。”

 “方才在昭阳宫一起玩,兰兰……哦,才人娘子还跟我提起呢,韩尚食向来办事妥帖又热心,尚食局今日做的菜很是好吃。”宋静怡故意用了很亲昵的称呼。

 女史果然笑容更大:“这都是应该的。今儿娘子赏了银子,按说我们还该去昭阳宫谢恩的,只是人多,乌泱泱去了平白惹得娘子劳累,韩尚食说不如把这份心用在做菜上,才人娘子和侍巾娘子吃得高兴了,也就是我们尽了心了。”

 “有劳诸位费心。”

 棠梨宫五个侍巾平日一起吃饭,饭菜都摆在千枝雪,此时沈令月和杜若诗携手过来,宋静怡忙招呼道:“快来,兰兰有礼物送你们。”

 沈令月和杜若诗相互看看,都颇为惊喜:“我们还没单去给才人娘子道贺呢,怎么这赏赐倒先来了?”又笑着行礼:“嫔妾们谢过才人娘子。”刘嬷嬷忙扶起二人:“娘子们不必多礼,请来过目。”

 昭阳宫侍女们便走到一张清漆大条案边,将东西依次放下。正要看时,太后宫里的小太监过来了,吕姑姑忙迎上去:“钱公公怎么来了?”

 小太监笑道:“太后有话吩咐各宫娘娘、娘子,因此差我们出来往各处跑腿呢!”

 众人忙将他迎到正殿正厅,几个人去叫董齐二侍巾,又有几人张罗着要设香案,钱太监说:“太后慈恩,天冷,免设香案,早吩咐完了都回屋暖和着。”

 “谢太后恩典。”众人顺势便跪倒在地,静听懿旨。

 “太后口谕:今儿这雪瞧着越下越大,明日必定行走不便,我想着往后天只会越来越冷,皇城又大,不比行宫住得紧凑,你们日日来我这里晨昏定省,摔着了冻着了反叫人心疼。因此吩咐你们各宫知道,今年冬天免了你们每日往两宫的例行请安,待过了年,春暖花开了再恢复不迟。”

 众人大为欢喜,谢恩极为诚心,给赏银也给得痛快大方。

 小太监虽然天黑了还要顶风冒雪地奔跑各处,然而银钱落袋也足以叫他跑腿办事时热情似火:“多谢诸位娘子赏赐,小人告退了。”

 众人送走寿康宫的太监,欢欢喜喜携手回到千秋雪,尚食局宫女们继续整理桌子布菜,众人便先看晴翠送的礼物。

 侍巾是多人共用一位礼仪姑姑,并无少使,因此沈杜二人的贴身侍女上前来,预备验收交接。

 沈令月和杜若诗以及宋静怡三人携手过来,还未打开,只一见盒子模样三人便都喜欢上了,只是不知中意的那个是不是给自己的,都未贸然开口。

 郑嬷嬷笑道:“我们娘子自见到这个玉兔盒子,就说该给沈侍巾,沈娘子见了一定会喜欢。”沈令月见果真是自己喜欢的那个,大是高兴:“我确实喜欢!”

 刘嬷嬷在杜若诗身边说:“我们娘子说先前看杜侍巾手帕上爱绣杏花,特意留了这个杏花盒给娘子。”杜若诗也称心如意,合掌欢呼。

 吕姑姑笑道:“那这个福禄寿三喜红色盒子,必定是沈娘子的了?”郑嬷嬷点头道:“正是,娘子说宋侍巾皮肤白,最适合红色。”又轻轻拉开三个盒子展示给她们看:“我们娘子说,冬天一到就是年,因此特别选了几件红色首饰,瞧着也喜庆。”

 三人惊讶地看着盒子,琳琅满目,色色齐全,也有齐整整一人一份的,也有不同的。

 宋静怡看着送自己的砚台,色泽偏红近紫,层次丰富,又过渡自然,犹如傍晚霞光,笺纸清亮粉白,略略洒金,也是她喜欢的款式。绛红荷包拿在手里,衬得手都白了些许,更别提那一套头面首饰,艳而不俗,虽是一色金镶红,却也不会压过了高位娘娘的风头,宋静怡想着等过年时候正好戴。

 杜若诗向来喜爱黄色,鸡油黄砚台色泽油润,质朴明亮,叫她爱到心坎里,绘着浅淡杏花的淡金笺纸更令她爱不释手,心里想着不用做信纸,倒是画些人物,每张不拘怎样,或单或双,或坐或站,或仰头观花,或花下抚琴,凑成一套杏花美人起居行乐图才好。

 杜若诗得到的头面首饰都是黄水晶,为衬托水晶之澄清亮黄,底托俱用银器。独有荷包及玉佩穗子不是黄色,这倒也很容易理解,水蓝浅蓝亦是杜若诗喜欢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