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香云诗会(下)(第2页)

 《素梅》

 墙角素梅圃,雪中花独舞。

 风吹花离枝,垂落桥边路。

 车马纷纷过,不知家何处。

 春来冰雪融,寂寂归黄土。

 皇后看了摇头:“太悲了,如今正值盛夏,你又怀着孩子,原该喜气洋洋才是,何必伤感离家万里呢?”

 其他人也劝道:“等你生了孩子,陛下必定要给你升一升位份,那时你就可以向陛下要求父母进京,一家团圆还是什么难事?切莫作此悲伤语。”

 李素梅撇嘴道:“我不像旁人,有个得力好友,随便几句话,就又是御赐宅邸又是行宫别院的,还不用攒钱养父母兄弟。我父母三四个儿子要养,哪里舍得费钱进京就为了看我一眼?”

 穆芙蓉笑吟吟顺势说道:“得宠与不得宠是天差地别,莫说才人以下本无这般赏赐,就是再往上,也不是必定赏给其父母。京城宅邸自然好,却不是妃嫔能给家人挣来的。”

 李素梅更加不高兴:“我们自是比不得那惯会蛊惑圣听的人。”

 温婉也酸溜溜地说:

 “昔有褒姒不言语,一笑烽火三千里。

 薰莸同篮杂其间,十年犹自有臭气。”

 李宝林紧随其后:

 “裂缯破帛声嘶嘶,殿阁楼台响木屐。

 摘星台上火冲天,沉湖难报君王意。”

 宋静然冷声道:“两位是自比商容比干么?”

 皇后也很不高兴:“你们这样说,是觉得陛下是桀纣那样的昏君吗?”

 “有了!”晴翠大叫一声,倒把众人吓了一跳:“你有什么了?”

 晴翠笑道:“有诗了。”冲温婉等人一抱拳:“多谢列位相助。”扭头回书案前,提笔挥毫一蹴而就。

 众人无奈道:“不吵架你写不出来,真是诗家白虎。”又围过来看她写的诗:

 《日照晴翠》

 晴天太阳高,热浪当空浇。

 魑魅无处躲,魍魉亦难逃。

 正午悬明镜,夜有广寒邀。

 日月照奸狡,黍粟气自高。

 翠色连麦浪,丰收待青苗。

 浩然荡乾坤,天王擒鬼烧。

 秋来千里草,烈火助除妖。

 人间多疾苦,愿得太平朝。

 众人拍手笑道:“好个神荼郁垒,往后出了邪魔鬼祟的就来请你降妖伏魔去!”

 方启航说:“晴天大老爷!”何太秀故意逗她:“阴天就不是大老爷了?”

 宋静怡接话说:“她是女的,所以不管晴天阴天,都应该是姥姥。”

 大家嘻哈笑闹一番,娄暮晓、言为默、江上龙等人也都各自作出诗来,大家赏鉴评点一番,也不区分名次高下,只顾高兴玩闹。

 皇后说:“沈令月、杜若诗,你们两个的字好,便点你二人抄录整理。原稿我们还是各自带回去。”

 两人福身:“谨领命。”

 众人围在一起看她二人抄写诗句,注明作者,待轮到自己时便纠正补充:

 “航字错了,不是这个杭,是航行的航。”

 “哎呀,我们晴娘子还有字号呢?”

 晴翠很骄傲:“那当然,我还有同名印章!弄点印泥来我给你印一个。”

 “桐花亭主?是玉露殿后那个桐花亭吗?”

 “是呀!”晴翠点点头,“我写诗就落款桐花亭主,等学会了画画,我准备用‘煦色韶光’这个印。”

 皇后撇嘴:“能耐不开你了,天天闲着没事,躲家里刻印章呢?”

 晴翠笑嘻嘻不答话,没说这是皇帝亲自给她刻的。

 宋静怡说:“你们都有字,我也该取个字才好。”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怡者,和也乐也,”晴翠摇头晃脑道,“依老夫之见,娘子不如就字乐山,如何?”

 众人笑道:“这可真是竹林访贤的名士之风了。”

 静怡说:“那索性我号为乐山居士,令月,快给我写上。”

 沈令月提笔写下:“宋静怡,字乐山,号乐山居士,太平州慈恩府平阳郡人氏。”又道:“我也该想个字了。”

 皇后撇嘴道:“令乃美好之意,你这名字便是美好的月,我看字就取清辉好了,贵姬肯定更爱你!”

 大家哄然大笑,沈令月说:“哎呀,我还没意识到冲犯圣讳呢!”

 晴翠说:“你别怕,皇后娘娘跟你闹着玩呢!陛下先前说了,不碍事的,他还惦记着让人写诗赞月呢!”

 众人便说:“待李采女出了月子,大概正值中秋佳节,我们便再邀一次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