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又是一年春(第2页)

 众皆颂恩。

 第二份奏章,李奇专为诸将士请功,特意点出齐恭王云二人,智勇双全,不急不躁,相互配合,战功卓着,共计斩首狼族亲王八人,杀死俘虏大小贵戚重臣逾二十人。难能可贵的是二人虽出身大家,却无骄娇二气,爱兵怜下,身先士卒,战后论功行赏却又多推给对方,或提拔平民小卒,深孚众望,以致凡有硬仗险情,二人所率分队总是率先请战,屡立奇功。

 李奇奏章中对二人大加赞赏:“初年兵行不利,军中多颓丧,幸有此二人昂扬奋进,游击歼灭,屡有取胜,振我士气。前番小石潭中埋伏,精良多死,又幸得二人及时带兵来救,臣方留残躯以报陛下。”

 皇帝极为高兴,重赏了齐王两家男人,亲赐“尽忠报国”牌匾两块,昭阳宫亦重赏齐王两府诰命,算是把伤亡过重的阴霾遮掩了一些。

 先前虽然时不时也有家书送来,多是简短凝练报个平安。路禁一解,两家长辈收到了孩子的极长家书,各种琐碎事务这才渐渐知晓。

 只是从信中看,两齐恭王云功劳并没有那么大,反而多番提及李奇对两人的格外关照。然而家书写得却很含糊,李奇到底怎样关照不曾细说,倒像是有些不便直言的深意一般。随着家书一道来的,还有一封上了火漆的信件,封皮只书“臣王云”“臣齐恭”,两人信中再三叮嘱长辈,指名将这上了火漆的信件交给昭阳宫詹事内府正六品文学女官。

 当娘的来回看了几遍:“这孩子是不是傻,怎么写个信也写不明白?”

 “不然,不然啊!李奇的亲妹子在宫里和昭妃娘娘不对付,但昭阳宫左金吾李杰,可是李奇的亲侄儿,他亲妹子李慎又是詹事府内府长史,李奇此人外圆内方,本就爱提携后生,又有李杰兄妹这一层关系,想来……”压低了声音,“李奇是给咱们家孩子让了功劳了。”

 “啊?这军功也能让?”

 “哎,李奇年纪轻轻便官至兵部尚书,此番又是他领兵作战,只要打了胜仗,这首功就是他的。可此番大胜也是惨胜,李奇恐怕心里不安。他又年轻,根基不稳,此时多提拔些人,比一枝独秀更为长远。”

 两府家主不约而同嘱咐妻子:“入宫请安务必谦恭,别扎了那些丧子人家的眼。若有人不忿,抖出让功的事,这私自结党的罪名咱们可担不起。夫人去昭阳宫送信时,莫叫旁人看到,恐怕那信是昭妃娘娘要的,办得好了,宫里有人照拂,咱们也更稳妥些。”

 “明白了,你就放心吧。”

 夫人们入宫请安回来,又把收拢到的消息告知丈夫:“怪不得李奇不居功,良家子死伤太多了,他拖延着想等明年开春回来,大概也是不敢在京过这个年。”

 紧接着朝堂开始抚恤牺牲及伤残将士家属。

 平民之家多赐重金,全家免终身徭役,将士父母赐七品爵位诰命,非毁家灭国之急难,同父或同母兄弟终身免除兵役。

 勋贵子弟,牺牲者一律追封正二品上柱国,更有十数人依功劳追封公侯伯爵,其父母凡有爵者晋升三品,兄弟姐妹亦得推恩。伤残者封侯伯,赐食邑永业田,非十恶大罪,均可以罚代刑。

 皇帝又为牺牲将士设祭坛,亲临致祭,无论官民均受血食,所留妻儿无可托者,男入羽林军,女入詹事府抚孤院,俱由国家养育。

 齐王两家越看封赏越害怕,一边害怕孩子回来缺胳膊少腿,一边害怕孩子活蹦乱跳受封赏刺痛了丧亡伤残之家的眼,更不敢得意了。

 淑妃本为兄长立功而高兴,如今看这势头也心里打鼓,隔日陈昭容过来为她一分析:“皇后是中宫,又有皇长子在膝下,稳妥得很。昭阳宫那位圣宠在身,连皇嗣也比不得她金贵,那俩一个有娘家一个有亡母遗泽,过得也痛快。算来只有你我是失意人。唉,你比我还强一点,还有个孩子傍身呢!”

 淑妃看着乖巧的儿子,心里一团乱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