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虫语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一章 路遇劫匪


   在气氛不错之大厅内,兴致颇高地喝着小酒,品尝几样可口菜肴,却忽然遭到沈家那位蛮横少爷,十分嚣张地上前冒犯,张成与孙浩因心情受此影响,已熄灭想要去县城观看比武念头。其后,两人只是简单地吃喝几口,结帐离开酒楼后,便直接朝辛县县城外走去。

   这一日,张成与孙浩两人来到一座大山前,见前方那条上坡大道,在路边相继停有几辆马车,十几人在车旁或站,或是在地上坐下休息着,且不时地向张成与孙浩两人身后,神情着急地张望几眼。

   此时还是辰时时分,这些人却在路边休息,而不抓紧时间继续向前赶路,张成与孙浩互视一眼后,便朝路边人群走去。

   来到众人跟前,张成朝一名年约六旬老者拱手行了一礼,道“请问老伯,此时天色还如此之早,你等为何不继续赶路,却要在此地停留休息”。

   老者朝张成与孙浩观看几眼,见张成三十出头模样,身着普通青色长袍,背上背着个大包袱,腰间佩戴着一把长剑,武功修为显现在先天期后期境界样子。在其身后那位青年男子,武功修为也只有先天期后期境界,便道“年青人,前方路段,就将进入望月山脉之望月山,望月山因山高路险,所需经过道路又远又长,山中时常有匪徒出没,且这帮劫匪还凶残无比,不仅抢劫途经大道上,那些过往商旅之钱财货物,而且还杀人不眨眼。因而,在通过望月山时,需要几十人结队同行,才可保一路平安”。

   张成向老者道了声谢,随即,便与孙浩两人,在附近找到一避静位置,盘腿坐下后,便也开始耐心地等待。

   不到小半个时辰,又陆续有十几辆马车,及二十多名行人赶来此地,相继在路边停下后,也开始在耐心地等待起来。

   又过去十几息时间,后方一支由六七辆马车,三十多人所组成之镖队队伍,一路朝此地迤逦而来。

   见一支镖队人马,在朝此地快速赶来,停留在路边等待着众人,脸上立即显露出欣喜之色。不少人连忙站起身来,上前几步后,便在一旁恭候着,期盼着这支镖队来到近前时,能容许自己等人,跟随在其后一路同行,从而安全顺利地通过前方这座望月山。

   张成朝镖队众人仔细观看几眼,见这一行人之中,有紫府期后期境界武功高手一名,紫府期中期境界两名,先天期后期境界二十几人,先天期中期境界六人。走在最前面那两名趟子手,均为先天期初期境界高手。此外,还有一位筑基期中期境界修真者,夹杂在这一行人队伍中。

   那六辆正在低速朝前奔跑着马车,其中一辆,还在其车厢顶上,安插有一根旗杆。套挂在旗杆上,那面黑边白面镖旗,在迎风招展大开时,还能清晰见到一个大大之“刘”字。路边等待着众人,在观看清楚这面镖旗上,那个紫红色大字时,已有人在小声,而又兴奋地议论着。说是这刘家镖局,乃是永洲府府城,顶顶有名之大镖局,其局主武功修为,已高达紫府期后期境界,在府城三大镖局中,号称第一武功高手。

   众人又继续耐心地等待会,刘家镖局这支镖队,其车辆与一众人等,在经过路边等待人群时,并未做任何停留,而是加快速度,继续朝前方大道上行驶而去。见有人想要跟随镖队一同前行,立即被一名紫府期中期境界高手,带领几位先天期高手所拦阻住。

   在路边等待已久之商旅与行人,见镖队不让自己等人与其同行,无奈之下,众人稍作商议后,便组队尾随在镖局车队后面,谨慎地在紧紧跟随着。

   越往前行,其地势显得越来越高,大道路面宽度,也在逐渐变得越来越窄。张成与孙浩远远地跟随在商旅行人后方,行走途中,不时地观看大道两侧,及附近山峰上之景色,时不时地,也会随意交谈几句。

   一个时辰过去,沿途并未遇到有匪徒现身,在这一路上,一直在谨慎地行走着之刘家镖队,此时,好像突然就感觉到,有何危险事物要来临一般,那位带队镖头,立即就指挥车队一行人,加快速度朝前方快速赶去。

   前后相距几丈长之镖队车马,加快速度刚行进出几丈远,从大道右侧上方山林中,突然就响起阵阵刺耳之破空声,紧接着,满天箭矢飞闪着射向镖队一众人马。其中,有七八支箭矢,则一齐射向刘家镖队一名中年男子。

   见埋伏在路边劫匪,竟然敢向镖队率先发起攻击,且还集中部分力量,一齐攻击带队镖头,张成远随在百余丈外,当观看到这一情形时,心中不由地在想到,这劫匪中还真有高人,懂得先行射杀镖队一行人之中,那位身份地位最高,武功修为最强者之策略。

   “叮叮当当”一阵密集声响过后,镖队一行三十多人队伍,其中,有几人因抵挡不及时,被箭矢射中而受伤。当刘家镖局众人,一手持盾牌,一手拿着各类兵器,抵挡住密集箭矢攻击,刚刚松了口气,正等待着一众劫匪现身时,突然间,又有一轮更加猛烈箭矢,密集如同雨点般,在朝众人射杀过来。

   当前方镖局一行人,在紧张地抵挡着箭矢攻击时,那一众尾随在其后,商旅车马与行人,立即停止前进后,正处于紧张状态时,从道路右侧树林中,突然间,又有一阵阵箭矢,在迅猛地射向人群。众人手忙脚乱抵挡一阵过后,随着人群中,不时有惨叫声在传出,而当这阵箭雨消失时,十余人倒地后,已是生死难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