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齐心

 一个时辰后,上京大街小巷贴满了告示,引得全城百姓围观。 

 “我看看我看看,写的什么?”外围的人好奇的往里挤。 

 站在前面的人高声道:“朝廷征绣娘,只要会做衣服就行,一天一百文工钱,在那边登名。” 

 告示下方不远处,摆了一张桌椅,有官差拿了笔册候着。 

 “嘿,我家婆娘会做衣裳,我就这回去叫她去。” 

 “这么高的工钱,男人不可以吗?我也会做衣裳哩。” 

 有相熟的睇那人一眼,鄙弃道:“得了吧你,就你那稀密不匀棉花都能露出来的针脚,别给朝廷添乱了。” 

 “再说了,你一个单身汉,跑姑娘堆里去,揣的什么心思呢你。” 

 那人被说的面红耳赤,众人听的哄然大笑。 

 结伴出来买菜的姑娘妇人,挽着手小声道:“我们也去吧,一天一百文呢。” 

 于寻常百姓而言,一天一百文的工钱已是极高,尤其是困于家宅的妇人,平日里只能做些浆洗缝补的活计,几天才得一百文。 

 眼下这活,既能为朝廷出力,又能赚钱,简直是一举两得的美差。 

 “我娘和我嫂子也会,我回去叫她们……” 

 得知消息的人们奔走相告,消息很快传遍全城。 

 仅一上午的功夫,就征到了近万人。 

 这些人被分派到各绸铺布庄,在绣娘的带领下缝制冬衣。 

 达官世族家中的婢女,则在各府中缝制,算做府差,不再另计工钱,宫中司衣局的绣娘如是。 

 一时之间,全城沸腾,街上妇人买菜的身影少了小半。各绸铺布庄也几乎歇业,伙计工人全都忙着运送布匹棉花,收整缝制好的冬衣。 

 便是如此人手也不够,朝廷还增派了兵士协助。 

 街道被肃清,往来的全是运送车马。 

 兵部尚书带着银钱,亲自到姜记购粮,装车待发。 

 冬衣赶制的速度比预估的要快,仅七日功夫,便赶制出了第一批冬衣。 

 与此同时,粮草也筹备妥当。 

 十月二十三,第一缕阳光冲破天际时,辎重将军带领三万大军,押运着一车车粮草冬衣,浩荡激昂的离开上京,往边关而去。 

 绣娘百姓起早贪黑的赶制了七日,个个都熬红了眼,腰酸肩痛疲累的不行。 

 姜舒让她们休息一日,再继续赶制下一批。 

 冬日的太阳洒在身上暖融融的,空气中飘散着糖炒栗子的味道,耳边是各种吆喝叫卖声,平和的让人心安。 

 姜舒买了两斤糖炒栗子,又买了几串糖葫芦,带回府中同楮玉几人分食。 

 天气晴好,主仆几人在院子里边吃边闲话。 

 姜舒抱着郁子宥晒太阳,楮玉将栗子剥好放到碟子里给她。 

 “又甜又糯,今年的炒栗子真好吃。”檀玉吃的停不下来。 

 楮玉笑着打趣她:“你觉得那年的炒栗子不好吃?” 

 在吃货眼里,什么都好吃,年年都好吃。 

 檀玉被取笑的面皮微红,拿起一串糖葫芦,愤愤的咬下一整颗。 

 楮玉提醒道:“少吃些,过几日就成亲了,当心长胖了穿不下喜服。” 

 “才不会。”檀玉又咬下一整颗,脸颊塞的鼓鼓的。 

 她吃的正欢畅,忽听身后响起行礼的声音。